1 / 1
文档名称:

《沉痛悼念王端礼教授》.pdf

格式:pdf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痛悼念王端礼教授》.pdf

上传人:changdan5609 2016/7/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痛悼念王端礼教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l1月第44卷第11期 ChinJDerfI】 其他附属器肿瘤相对较多,但是经过深切、连切,未发现本患者有皮脂腺痣病理改变。另外,患者系单侧发生多种附属器肿瘤以及斑痣,而且皮损大体是沿着Blaschko线分布,是否存在组织发生学及基因方面的缺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杜旭峰,施和建,,2005,31(3):183—185. [2]MckeePH,CalonjeE,:与临床的联系. ,孙建方,:北京大学医学出版j 1592—1593,1552—1557,1261—1262. [3](PartII).J Dermatol,1991,24(2Pt1):161—175. [4]ReddyVB,//AckermanAB. :ArdorSeriben . [5]//,2010:1260—1262. [6]杨励,王雷,,2006,35(11):71 (收稿日期:2011-O1 (本文编辑:颜沉痛悼念王端礼教授我国著名的皮肤性病学家及医学真菌学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王端礼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1年9月9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王端礼教授,男,汉族,1925年2月22日出生,河北唐山人。1954年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七年制毕业,分配到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大医院)皮肤性病科工作,1985年担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皮肤性病诊疗和医学真菌学研究至今已达五十余载。曾任亚太医学真菌学会副主席,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真菌学组副组长,《菌物系统》常务编委等学术兼职。王端礼教授治学严谨,为我国医学真菌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北大医院皮肤科真菌室和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他曾受邀两赴日本,在千叶大学真核微生物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文并发现了一些新的菌种。他主编了《医学真菌学一实验室检验指南》、《皮肤病鉴定鉴别图谱》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一现代医学》中的皮肤科部分,并主译《真菌慰与治疗》,参编了三个版次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皮肤科学》和《临床药理学》、《热带病学》、《药理学》和《药物《皮肤性病学手册》、《结核病学》等学术著作。其中《医学真菌学一实验室检验指南》一书图文并茂,深受国内外广大医工作者、临床医生和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的欢迎。王端礼教授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科研硕果累累。他在国内外学术期于l 论著16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应邀发言。多次组织举办全国性医学真菌学****班和全国性医学真菌学的学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