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春江花月夜.ppt

格式:ppt   大小:1,367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江花月夜.ppt

上传人:Gebu 2021/12/21 文件大小:1.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江花月夜.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思乡怀亲之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清幽雅致之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凄清孤苦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时空永恒之叹: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春江花月夜
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虑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后期著名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 名垂后世。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孤篇压全唐” (闻一多)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 )
【古今评说】
小结:明月初渐 高的景象,境界 开阔,富有气势。 小结:皓月当空, 展开对宇宙与人生的遐想 小结:明月西下, 抒写游子思妇于明 月之夜的相思离别之情。
第一章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翻译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有明亮的月光呢。
赏析 首章落笔扣题:题目中的五字,有四字(春、江、月、夜)放在句中。其中,“夜”则暗含在诗句中。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特写镜头)。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第一章是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远有近、有上有下的立体画,它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光万里的图景。
第二章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赏析 诗人用其生花妙笔,继续渲染春江月夜的神往之处: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接着,诗题中的“花”终于亮相了:但见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然后,诗人将镜头推向空中,但见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胧。镜头再转向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翻译 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
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
 用其它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
作者虽然写的是江流、花林、白沙,
 但无不有月的存在。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描绘出一幅浩瀚悠远、静谧瑰丽、幽美恬静的春江月夜图。
2、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画,并体会本段写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