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你」.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你」.doc

上传人:黛玉文档 2021/12/2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果你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你」
人为什么会陷入「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的模式?
类似的问题有:
为什么明明缺爱,不去主动去寻找爱呢?
为什么明明孤独,却不去跟人交往呢?
当我们这么问的时候,我们自然地把「爱」或者「友谊」理解成了一个类似食物的东西。如果缺,我们就会想办法去找,来让自己获得满足。
但实情是,如果我们缺爱或者缺友谊,我们反而更可能做一些事来加剧我们的孤独。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因为这种「缺」而发生变化。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就两种:权力和爱。与这两种关系相对应的思维,是「排序思维」和「联结思维」。所谓的「排序思维」,就是在权力视角下,把人分出高低贵贱。竞争是排序思维,有人输有人赢。控制也是排序思维,有权力的人支配没有权力的人。自卑感和优越感都是排序思维的产物。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感觉到安全,我们会用「联结思维」,会看到与他人的联系,发展与他人的情感。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感觉到不安,那我们就会使用「排序思维」。我们会热衷于跟他人比较,会陷入追逐优越和控制的游戏,会陷入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会把人当作潜在的竞争对手。
「排序思维」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经常会被应用到一些明明该使用「联结思维」的关系中,比如情侣、家庭或友谊,让身处其中的人既莫名惊诧又痛苦不堪。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体现的是亲密关系中的「排序思维」。
这么想的人一定在关系中感觉到了不安。他有亲密的需要,但他的思考方式是「如果你不主动找我,我主动找你,那就证明了我比你更需要这段关系。」,这样「我就输了,而你就赢了。」比较、输赢就是典型的排序思维。用这种思维思考关系的人,他所恐惧的,是这段关系中的不平等,也是因为需要而被拒绝或控制。在这种恐惧下,他会误把联结,当作臣服的信号。
所以,「自卑」的人通常孤独。我们发现有这样困扰的人似乎很多。犹豫着不敢开始/加入谈话的顾虑大概有:
总觉得自己说的话会破坏气氛,觉得没人希望我站在这儿。想要加入谈话时,但觉得自己想说的话一点儿也不“有趣”,别人应该不爱听吧。大家聊天的时候我就像在等一个“谈话红绿灯”,总想等到我可以说话的绿灯时间,但绿灯太短,我抓不住……如果我先发微信给别人,别人可能会觉得有义务要和我聊天,但我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想理我。如果对方想理我的话,Ta 应该会主动联系我的吧。
偶尔也在社交软件上看到有人在简介上写着:“也许你主动点儿,我们就有故事了。”
然而这些人从不主动 say hi,而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通讯录里躺着的百八十个好友,一遍又一遍的错过。不敢主动联系别人 / 加入谈话的背后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 Mark Tyrrell 认为不敢主动联系别人 / 加入谈话属于人际互动问题中的一种,可归结为“不敢开始一段对话”,而这可能与自身的自尊感有关。
自尊是一个人对于自我的概括性评价,以及我们对于自己价值的判断。一个自尊感良好的人是敢于表达看法、寻求与他人联结的,就算自己的观点不被认同、不好笑、或者主动找人聊天时没有得到回复,他们的自尊感也不至于崩溃,不会感到无地自容的羞愧。
而低自尊者(low self esteem)对于自我有偏低的评价。他们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惹人烦。觉得自己的需要、看法可能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