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鼓浪屿建筑风格.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鼓浪屿建筑风格.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鼓浪屿建筑风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鼓浪屿风貌建筑集锦时间: 2005-4-15 22:19:10 来源:厦门老字号阅读 824 次鼓浪屿风貌建筑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主,始建于 19世纪中下叶。第一座风貌建筑建于 1844 年,是具有英国田园风格的英国领事馆。 1902 年后,鼓浪屿被列强辟为“公共租界”,直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热潮中,欧洲的各种建筑形式,诸如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纷纷移植于仅有 平方公里的鼓浪屿。有的原样照搬,有的揉合改造,有的推陈出新,使鼓浪屿成为建筑博览。柱子、额枋和屋檐是建筑造型的重要因素,古代希腊罗马创造了许多建筑形式,特别是在柱式造型方面,共包括古希腊的 3种柱式和古罗马的 5种柱式, 代表性的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林,被号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三大柱式”。 1844 年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近一个世纪中,这些建筑形式都粉墨登场鼓浪屿,各展雄姿。多立克式,朴实无华;科林斯林,富丽堂皇;爱奥尼式,纤巧精致。除此之外,哥特式尖顶的漂亮钟塔,伊斯兰教清真寺园顶建筑,以及教堂、民屋的彩色玻璃,巴洛克式的“不规则的”、“奇异的”奢华,罗可可式的贝雕、海藻和涡卷,双翼的太阳和葵花的窗饰,罗马式的壁柱,北欧的壁炉,搏击的雄鹰,飞翔的天使,梅花的标帜,罗马竞技场式的连拱廊,以及澳大利亚的阳台,铁栏杆等等建筑艺术,相继装点鼓浪屿,争相斗妍,异彩纷呈,为亚热带侨乡增添了袅娜风姿。据厦门有关部门调查,鼓浪屿各具特色的风貌建筑计有 36座,集锦如下: 英国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的鹿礁路 16号楼商品检验处;西欧折衷主义风格的鼓新路 43号厦门博物馆;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物有:晃岩路 23号住宅、田尾路 17号省干休所 8号楼、田尾路 27号厦门海关休养所、鸡山路 3号和 16 号住宅。日本现代建筑风格的鹿礁路 1号部队 69医院;仿日现代建筑的鹿礁路 6 号住宅;仿日建筑风格的漳州路 24号自来水公司休养所;日本建筑风格的田尾路 13号省休宿舍。仿西欧风格的田尾路观海园娱乐中心;英国风格的田尾路 40号省干休所 14号楼;荷兰古典风格的港后路 44号领事管理人员住宅;文艺复兴主义风格的港后路 50号部队疗养所医务室;近代建筑风格的鸡山路 18号康泰小学;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鸡山路 99号住宅;美国建筑风格的三明路 26号外事宾馆;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鹿礁路 24号天主教堂;西欧英德风格的晃岩路 25号鼓浪屿宾馆中楼;教堂式建筑风格的中华路 5号二中宿舍;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笔山路9号住宅。仿中国古典风格的福建路 38号鹿礁居委会;亚热带建筑风格的中华路 2 号省干休所宿舍、漳州路 9号省干休所宿舍、漳州路 18号党校办公室;此外尚有别具外国风格的洋楼别墅;龙山路 17号住宅、鹿礁路 107 号住宅、福建路32号幼儿园、日光岩内郑成功纪念馆、鼓声路 4号亚热带植物引种物、笔山路 6号住宅、鹿礁路 4号住宅、鹿礁路 24号厦大教职工宿舍、安海路 69号三一堂,等等。录鼓浪屿风貌建筑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主,始建于 19世纪中下叶。第一座风貌建筑建于 1844 年,是具有英国田园风格的英国领事馆。1902 年后,鼓浪屿被列强辟为“公共租界”,直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热潮中,欧洲的各种建筑形式,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