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第10章 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ppt

格式:ppt   大小:8,945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0章 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1/12/22 文件大小:8.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0章 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指标
影响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的因素繁多,如何评级和分析规划设计的优劣需要客观的评价体系。确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设计成果要求对于科学评价规划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对设计质量优劣和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科学的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计算、比较和评价,为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及决策提供依据。
第一页,共69页。
一、居住区规划指标
居住区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用地平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有必要指标和选用指标之分,即反映基本数据和****惯上要直接引用的数据为必要指标****惯上较少采用的数据或根据规划需要有可能出现的内容列为可选用指标。
第二页,共69页。
第三页,共69页。
第四页,共69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使用评估都要通过这每一项指标来表达。另外,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起制约作用。评价或优化规划方案时,应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整体地、综合性地评价和优化。
第五页,共69页。
用地平衡表
居住区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也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它们之间存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主要反映土地使用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每人平均用地水平是必要的基本指标。在规划范围内还包括一些与居住区没有直接配套关系的其他用地,居住区用地加“其他用地”即为居住区规划总用地。
第六页,共69页。
第七页,共69页。
二、居住区各项用地的范围及面积计算技术性规定
(1)规划总用地范围的确定
①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
②当规划总用地与其他用地相邻时,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第八页,共69页。
(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
等)的总称。合理间距是指住宅前后左右必不可少的用地,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也可用算式表达为:
住宅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一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一其他用地
第九页,共69页。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按其所属用地范围的交际界线来划定。当其有明显的界线(如围墙)时,按其界线计算;当无明显界线时,应按其实际占用的用地计算,包括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用地。
第十页,共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