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

格式:doc   大小:30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21/12/23 文件大小:3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人机航摄平安作业根本要求
一、无人机飞行高度和总航程是影响飞行平安的重要指标,技术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计飞行高度应高于摄区和航路上最高点100m以上;
2、设计航线总航程应小于无人机能到达的最远航程。
二、实地采集信息
工作人员需对摄区或摄区周围进展实地踏勘,采集地形地貌、地表植被以及周边的机场、重要设施、城镇布局、道路交通、人口密度等信息,为起降场地的选取、航线规划、应急预案制订等提供资料。
三、起降场地坐标
实地踏勘时,应携带手持或车载GPS设备,记录起降场地和重要目标的坐标位置,结合已有的地图或影像资料,计算起降场地的高程,确定相对于起降场地的航摄飞行高度。
四、场地选取:
1、常规航摄作业
根据无人机的起降方式,寻找并选取适合的起降场地,非应急性质的航摄作业,起降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距离军用、商用机场须在15km以上;
起降场地相对平坦、通视良好;
远离人口密集区,半径200m范围内不能有高压线、高大建筑物、重要设施等;
起降场地地面应无明显凸起的岩石块、土坎、树桩,也无水塘、大沟渠等;
附近应无正在使用的雷达站、微波中继、无限通信等干扰源,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应测试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如对系统设备有干扰,须改变起降场地;
无人机采用滑跑起飞、滑行降落的,滑跑路面条件应满足其性能指标要求。
2、应急航摄作业
灾害调查与监测等应急性质的航摄作业,在保证飞行平安的前提下,起降场地要求可适当放宽。
五、飞行检查与操控
〔一〕飞行前检查
每次飞行前,须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检查工作应按照检查内容逐项进展,对直接影响飞行平安的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执行机构以及航路点数据等应重点检查。每项内容须两名操作员同时检查或穿插检查。
设备使用记录
记录使用设备的型号和编号〔见表1〕,用于设备使用时间的统计、故障的查找和分析。
表1 设备使用记录表
名称
飞行平台
发动机
飞控
任务设备
监控站
遥控器
弹射架
降落伞
型号
编号

地面监控站设备检查
检查地面监控站设备并记录检查结果〔见表2〕,存在问题的应注明。
表2 地面监控站设备检查工程
检查工程
检查内容
线缆与接口
检查线缆无破损,接插件无水、霜、尘、锈、针、孔无变形、无短路
监控站主机
放置应稳固,接插件连接结实
监控站天线
数据传输天线应完好,架设稳固,接插件连接结实
监控站电源
正负极连接正确,记录电压数值
任务设备检查
检查任务设备并记录检查结果〔见表3〕,存在问题的须注明。此处任务设备为单反数码相机,其他类别任务设备的检查工程和检查内容参照执行,表中未列工程应根据需要按照任务设备使用说明进展检查。
表3 任务设备检查工程
检查工程
检查内容
镜头
镜头焦距须与技术设计要求一样,镜头应干净,记录镜头编号
对焦
设置为手动对焦,对焦点为无穷远
快门速度
根据天气条件和机体振动情况正确设置,宜采用快门优先或手动设置
光圈大小
根据天气正确设置,
拍摄控制
应选择单张拍摄模式
感光度
根据天气条件正确设置
影像品质
影像品质设置正确,宜选择优
影像风格
影像风格选择正确,包括锐度、反差、饱和度、白平衡等
日期和时间
相机设置的日期、时间应正确
试拍
连接电池和存储设备,对远处目标试拍数张,检查影像是否正常
电量
检查电机电量是否充足
清空存储设备
相机装入机舱前,应清空存储设备
飞行平台检查
检查无人机飞行平台并记录检查结果〔见表4〕,存在问题的须注明。此处飞行平台指正常布局、机翼和尾翼可拆卸的固定翼无人机,其他气动布局的无人机飞行平台检查工程和检查内容参照执行。
表4 无人机飞行平台检查工程
检查工程
检查内容
机体外观
应逐一检查机身、机翼、副翼、尾翼等有无损伤,修复过的地方应重点检查
连接机构
机翼、尾翼与机身连接件的强度、限位应正常,连接构造局部无损伤
执行机构
应逐一检查舵机、连杆、舵角、固定螺丝等有无损伤、松动和变形
螺旋桨
应无损伤,紧固螺栓须拧紧,整流罩安装结实
发动机
零件应齐全,与机身连接应结实,注明最近一次维护的时间
机内线路
线路应完好、无老化,各接插件连接结实,线路布设整齐、无缠绕
机载天线
接收机、GPS、飞控等机载设备的天线安装应稳固,接插件连接结实
空速管
安装应结实,胶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