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小清河概述.doc

格式:doc   大小:5,19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清河概述.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23 文件大小:5.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清河概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清河概述
LT
3
小清河概述
济南市境内的中部,有黄河、小清河两大入海河流。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一条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济南市境内黄河的走向,自平阴县东阿镇进入济南辖区,逶迤东北,流经平阴县、长清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章丘市,于济阳县仁风镇出境,,是一条过境的河道。小清河是一条源于济南城市中心泉群,并独流入海的河道。两条河都曾是航运繁忙的水道,若是追本溯源,这两条河都可上溯到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而小清河却成为济南以东,延续古济水水源及河道的河流。
小清河之名始于南宋初年。《齐乘》云:“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金朝之附庸齐王刘豫“堰泺水东行入齐故道,名曰小清河。”“蜿蜒东北流约五百里,至马车渎如海。”乾隆《历城县志》载:“惟青济(古济水)之区,有河曰大清、小清。小清之源出於历城之趵突泉中,汇淯、漯、孝妇诸泉,东北抵乐安(今广饶)高家港,达于海。”又云:“济水,自东平以下,唐人谓之清河。至宋,又有南、北清河之名。南清河即泗水,北清河即济渎。南渡后,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盖自刘豫导泺东行始。”
小清河的形成缘于清河的北移。宋熙宁十年(1077年),大河决汇梁山泊。分两派,其北派流入北清河(即济水),挟荷汶二水,至历城东北,又舍北清河渠,挟北清水走漯水故渠,中至济阳、齐东、青城、滨州以下,又舍漯渠入大河旧道入海。金明昌五年(1194年),大河北决,又循兹道。于是北清河水终由漯渠,久而后去流益深广。北清河北移后,
3
“济阳之流日盛,章丘之流日微”。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七年(1130-1137年),金朝附庸齐王刘豫在华山筑“泺汇”,将发源于济南诸泉注入北清河的泺水,向东导流引入济水故渠,因傍依北清河,为加以区别,堰北改称大清河,堰南遂命名为小清河。小清河自济南东北,经历城、章丘、齐东、邹平、高苑、博兴、广饶入海。此后,历代曾多次整治小晴和。清光绪十七、十八年(1891-1892年),山东巡抚张曜,调集民工数十万,采用“劝捐筹款,以工代赈”的方法,浚河宽10丈,开挖了新河,由寿光羊角沟入海,基本形成了现今的小清河。清光绪三十年、三十一年(1904-1905年),长清县的徐炳瑞,在济南以西开新清河,并在玉符河右岸建设睦里庄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至此,小清河的源头,除济水时期济南诸泉的泺水主源外,又有了一处济水时期的玉水为源。
现今的小清河似一条玉带,蜿蜒穿过齐鲁大地。小清河流域位于鲁中腹地,东临弥河,西靠玉符河,南依泰沂山脉,北以黄河、支脉河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0'-118°45',北纬36°15'-37°20'。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区四大泉群,现
4
5
人民在与旱涝抗争中繁衍生息,也不乏治水之士。建国以来,为统一规划治理小清河,广大的人民群众修建蓄水、滞洪、疏挖筑堤等多项兴水利、除洪害的工程。如在支流的中上游修建了狼猫山、大站、垛庄、杏林、杜张五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73座,,这些工程在防洪减灾、发展灌溉、水产养殖、城市供水等方面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其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全年60%的降雨量集中在夏季,7月份降水日数平均在15天左右,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数集中在7、8两月。作为市区唯一排泄洪水河道的小清河,虽历代都有治理,但由于河道平缓,行水断面不足等,常满溢成灾。如1942年7月15日市区降暴雨,,造成水灾,灾后治理了兴济河;1962年7月13日市区降暴雨,日降雨量平均250毫米,灾后改建了离明坝、修建趵突泉南路过水路面、整治圩子壕、疏浚整修护城河、东西泺河等;1987年8月26日市区暴雨,6小时平均降雨量294毫米,小清河满溢,积水面积达33平方公里,灾后对河道进行了疏浚和对阻水严重的板桥、还乡店桥、菜园桥三座桥梁进行改建;1996至1997年按省内统一安排,对干流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主要进行了上自睦里闸,下到章丘边界河道的疏浚、加宽、筑堤工程,378座桥涵闸站等面上建筑物建设等。
7
早年的小清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清河。2米多深的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繁多,水草翠绿,河岸水边,绿草葱葱,生态茂盛。那由明泉注入小清河的水都冒着水汽,这种雾蒙蒙的水汽罩在河面上,几十里不散。直到1972年,从济南到博兴河段的水仍可饮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小学课文里有一篇写到:“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出产稻麦和高粱。”便是最好的生动写照。
泺水自古就有舟楫之利。《墨子·尚贤下》记载:“昔者,舜耕于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