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活着》读后感2.docx

格式:docx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活着》读后感2.docx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6/7/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活着》读后感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活着》读后感法学院 1303 高文婷 20130803109 你是否, 曾经在别人的故事里情不自禁的留下自己的眼泪, 沉浸在那无可言喻又挥之不去的悲伤之中。这种感触并不常有, 但当我在读余华先生的《活着》的时候, 我深深地沉浸在那种生命的挣扎。是的,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一生。小说中的“我”是文中的叙述者, 在年轻的时候从事着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一次夏天的开始, 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 牵着一头和他一样年老无力的老牛,: “我”便一直断断续续地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老人名叫富贵,经历了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 自然灾害时期。在还是富贵地主少爷的时候, 他嗜赌如命, 被人设计输光了家业, 变得一贫如洗, 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 而母亲则在不久后换上了重病。富贵前去镇上求药, 却不料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历经千辛万苦后好不容易保住命回家了, 却发现母亲早已在贫困中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以为死里逃生后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他,却在此后一次又一次遭受无法言喻的痛苦。他的儿子、女儿、妻子和外孙相继在不幸中去世死去, 最后只剩富贵孑然一身, 和一头从屠夫手中救下来的老牛相依为命, 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读完这个故事, 深深的悲怆在我心底晕开, 那是一种无声的震撼。小说并没有华丽无比的技巧, 没有精雕细琢的文字, 没有过度渲染的情感, 有的只是述说, 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述说, 述说着一个叫富贵的人的一辈子。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 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 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就这短短一句毫无修饰最平常的话,却让我不禁潸然泪下。人们对活着的渴望原本有太大太多的理由,而家珍却只是希望能天天看见他们。这让我不禁思索, 就像这段文字一般, 人们过度追求鱼翅燕窝的奢华, 却常常会忘了米饭青菜才往往能带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而这个故事, 就是这样,在最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的柔软地,带给你最深刻的思考和两行无法抑制的清泪。我们先来看看这部小说的鲜明时代感, 小说的主人公富贵成长于解放前期, 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几乎历经了现代中国最有变革意义的几个时期。而他的一生也让我们很好地看到了中国这段历史的发展。从侧面从底层老百姓的角度来描写这个变革给他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去正视、去牢记这段历史,这也是作者别具匠心的一点。下面,我们来讨论这篇小说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活着?这个问题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十分可笑,活着不就是活着,是生命呼吸在这个世界。活着既有我们人类般顽强地活着,也有蝼蚁般短暂地活着。但这篇小说给我带来的思考是: 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为了享受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 还是无法计量的精神追求?答案因人而异。有些人活着是为了享受这大好的物质世界,这一类就以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单车上笑的人们为代表。而有些人, 宁可在物质上一贫如洗, 也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就像我们的热爱的三毛一样。但是, 在福贵的身上, 我们既看到了他的一贫如洗, 却也看到了他是如何在贫困给他带来身体上的磨难之后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