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下五千年》 11 级文法学院法学( 2 )班王亚丹学号: 201114500204 如果说年代久远可以用“历史悠久”来描述;如果说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可以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如果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用“人民勤劳”来表达,那么从这些如果中,我首先联想的都是一个词——中国。不信?《上下五千年》便是最好的证据。其概括了中国远古至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各时期的科技、经济、文化、艺术,涵盖了中国各民族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又雅俗共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把大学的课堂延伸到了社会,把高雅文化普及到了大众。让我们更加透彻的了解中国的过去,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鼓舞我们开拓未来。“五千年”,对于时空无限的茫茫宇宙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具体到我们个人来说,即使是能活到 100 岁的世纪老人, 也只不过是 1/50! 由此看来, 面对茫茫宇宙、漫漫长河,我们个人又是多么地渺小和微不足道。但这绝不能成为悲观叹息的理由,恰恰相反,而应成为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有所作为的积极动力。悠悠华夏五千载岁月,沉积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风风雨雨中,走过无数兴衰成败朝代更迭, 每个朝代无论强弱盛衰, 都会涌现出许多的杰出人物, 创造出无比辉煌的业绩。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千年历史,让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本门课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这门课以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具体地展现了一个个动人情节。本门课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雄伟而又辉煌的历史,记载了多少匡扶正义、追寻真理的英雄豪杰。他们那可悲可泣、耐人寻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感动了我, 震撼了我。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大诗人。屈原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他在楚国受当权者打击、排挤、并被流放。在苦闷和激愤中, 他把对祖国的忠诚, 对人民的关爱,对理想的追求,对恶势力的愤怒,化成了一篇又一篇的璀璨的诗篇,他留下了著名诗篇有:《离骚》、《天问》和《九歌》等。唐代大诗人李白说: “屈平辞赋悬日月。”他的诗不仅受到我们中国人民的喜爱, 而且也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他的诗在世界各地发行,他的诗,是世界的瑰宝。曹植七步作诗传为佳话。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 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操死后, 曹丕为了排挤曹植, 逼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曹植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写出了一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的意义已不是诗本身,而是兄弟反目成仇,手足相残的一种真实写照。康熙是中国历代众多帝王中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且不说别的,就论“康熙智擒鳌拜”一事足以使人佩服。那时的康熙虽然年幼,但他已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小皇帝了。专横跋扈的鳌拜认为康熙帝年幼好欺,不但行政独断独行,而且常在康熙帝面前呵斥文武大臣,施威震众。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康熙逐渐看清了鳌拜的狼子野心,施用巧计铲除了这一大祸害,为百姓们讨回一个公道,从而也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