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委人员安全规程考试题库(一级考试)
一、判断题
。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
3. 清拭运转中机器的固定部分时,严禁戴手套或将抹布缠在手上使用,只有在转动部分对工作人员没有危险时,方可允许用长嘴油壶或油枪往油盅和轴承里加油。(√)
4. 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如必需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5. 严禁用湿手去摸触电源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
6.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可以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包括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戴好安全帽。(√)
8.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如在高空工作,抢救时必须采取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
9. 使用电钻等电气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装卸钻头可以不在断电情况下进行,装卸钻头不应用锤子或其他金属敲击,
严禁手持工件进行钻孔。(×)
10. 安全帽的使用限期不超过三年半。(×)
11. 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必须系紧下鄂带。(√)
,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13. 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 V,在周围均是金属导体的场所和容器内工作时,不应超过24 V。(√)
,应立即找电气人员修好,否则不准使用。不准使用破损的电源插头插座。(√)
15. 沟道或井下的温度在40℃~50℃时,应根据身体条件轮流工作和休息。(√)
16. 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应加强通风。必要时可以向内部输送氧气。(×)
17. 为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应多饮淡盐水。(√)
18.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顺风方向疏散。(×)
19. 安全带每隔12个月按批次进行静荷重试验。(×)
20. 施工时对设备、地面、保温、油漆或墙壁应进行保护,避免造成破坏、损伤。(√)
2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2. 炉内升降平台使用前应检查,检查后方可使用。(×)
23. 禁止在运行中的捞渣机周围长时间停留,防止人员烫伤。(√)
24. 装有氧气的气瓶不准与乙炔气瓶或其他可燃气体的气瓶储存于同一仓库。(√)
25. 在拆(装)保温时没有采取防止零碎保温四处飘落的措施。(×)
26. 严禁在脚手架上有人或工具、材料的情况下移动脚手架。(√)
27. 严禁在各种管道、阀门、电缆架、仪表箱、开关箱上搭设脚手架,可以在栏杆上搭设脚手架。(×)
28. 带电作业应设专责监护人。复杂作业时,应增设监护人。(√)
29. 电焊、起重等特种作业人员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没有持证进行作业。(×)
30.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1. 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为60°左右。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少于1m的梯蹬上工作。(√)
32. 在5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33. 多个安全标志牌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右后左,先上后下排列。(×)
34. 使用没有验收、签字、挂牌的脚手架。(×)
35. 乙炔瓶在使用或存储时应水平放置。(×)
36.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37. 检修作业时,将原材料、工机具以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直接摆放在地面、平台或设备上。(×)
38. 燃油设备动火工作必须有监护人。动火工作进行时,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场。(×)
39. 敷设临时低压电源线路,,室外应大于3m,跨越道路应大于4m。(×)
40. 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41. 在密闭容器内,不准同时进行电焊及气焊工作。(√)
42. 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
43. 上爬梯必须逐档检查爬梯是否牢固,上下爬梯必须抓牢,不准两手同时抓一个梯阶。(√)
44.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10 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45. 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