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doc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1/12/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于2013年11月8日在京通过专家论证后,引起了各大媒体和网友们的普遍关注。
  网络成瘾,究竟如何界定?它是否是一种精神疾病?近日,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接受新华网记者的专访,对网络成瘾概念的出炉、界定和意义等做出了解答。
  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
  “并非喜欢上网、每天上网的时间很长,就是网络成瘾了。网络成瘾需要具备几大症状。”陶然说。
  首先,出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这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时间标准。如果为了工作每天在网上逗留10个小时,这样不能算是网络成瘾。
  其次,这种上网状态持续了3个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陶然说,暑假里一些孩子连续上了2个月的网,但是开学之后他能够把心收回来,这就不能算是网络成瘾。有些孩子暑假结束后仍然走不出来,整个状态一直持续超过3个月,就有可能是网络成瘾。
  第三,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网而受损。陶然说,长期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对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做事情没有兴趣、愉快感下降、与人交流过少甚至害怕与人交往,这就是网络成瘾;而如果社会功能并没有受损,就不能算是网络成瘾。
  另外,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冲动感,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如果减少或者停止上网时就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这是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的必备标准。
  网络成瘾≠“精神病”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网络成瘾属于精神类疾病‘成瘾’这个疾病的范畴。”陶然说,“世界卫生组织有相关规定,凡是精神疾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第二,社会功能受损。网络成瘾的人都具备这两条。”
  他说,网络成瘾患者都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行为方面,就是天天跑到网上,被迫停止使用网络就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心理方面,表现为在情感、认知方面有偏差,因长期过度上网而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悲观、沮丧、社交恐惧、容易紧张。这些都是精神类疾病的症状。
  “但是精神疾病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网络成瘾并非常人理解的‘精神病’‘疯子’。”陶然说,一提到精神疾病,有些人首先就想到“疯子”,这其实是很浅表的理解。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包括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症实际都属于精神类疾病的范畴。
  陶然说,在国外,如美国、荷兰,也是将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来看待。孩子玩网游成瘾责任主要在家长
  陶然介绍,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五大类。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多为男孩;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患者多为女孩。
  “网络游戏可以玩,但是要有节制。”陶然说,“我们一些孩子玩网络游戏上瘾,大致由4方面原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
  陶然说,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关系。有的家长喜欢暴力、批评的教育方式,即“控制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