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第3章 基因的本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3章 基因的本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章节概述本章第一节先介绍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NA 的结构和复制,最后指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由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 故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学****过程中,可通过建立 DNA 模型,从具体性状追溯到遗传物质—— DNA ,进一步深刻了解 DNA 的结构、 DNA 的复制过程和基因的概念。目标认知学****目标: 1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 .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复制。 3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重点: 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难点: 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复制的过程。知识精讲重点知识讲解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实验结果不被接受的原因(1 )虽然已经有科学家证明了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人们仍然认为遗传与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有关。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其中 20 种氨基酸不同的排列组合将是个天文数字, 可以作为一种遗传信息, 且在不同生物体中, 同源蛋白之间在结构特异性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 DNA 的分子量相对较小, 只有 4 种不同的碱基, 人们一度认为不同种的有机体的核酸只有微小的差异, 因而形成一种观念, 基因和染色体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2 )人们认为转化实验中的 DNA 并未能提得很纯,还附有其他物质,可能正是这些少量的特殊蛋白质在起转化作用。(3) 也有人认为即使转化因子确实是 DNA ,但 DNA 也可能只是对荚膜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化学效应,而不是充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实验步骤: 括号内填写生成的细菌类型R或S 实验结论: ________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 也就是说, ___________ 是遗传物质。 DNA 分子的结构① 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T、G-C 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分子中碱基数量计算的规律①在双链 DNA 分子中(以下均同) ,由于碱基互补配对,故在数量上 A=T , G=C 。②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 1 ,即 A+G/T+C=1 或 A+C/T+G=1 。③ DNA 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即 DNA 分子一条链 A+G/T+C 等于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④两个互补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该 DNA 分子中每一条单链中的这一比值相等, 即 DNA 分子一条链 A+T/G+C 与该 DNA 分子每一单链中的这一比值相等。经典例题透析 1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 DNA 、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然后把它们分别加入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 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中的一部分转化成了 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 ) DNA 是使 R 型细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