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廉洁光荣
腐败可耻
第一页,共38页。
前言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为此我校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们从小了解反腐倡廉有关知识,从小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思,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等知识。
第二页,共38页。
廉政为民
认真执行《廉政准则》
始终坚持 执政为民
第三页,共38页。
廉洁光荣
腐败可耻
廉政为民
第四页,共38页。
廉洁光荣
腐败可耻
廉政为民
第五页,共38页。
廉洁光荣
腐败可耻
廉政为民
第六页,共38页。
廉洁光荣
腐败可耻
廉政为民
第七页,共38页。
今人廉洁故事:
1、焦裕禄的故事
2、孔繁森的故事
3、张云泉的故事
……
古人廉洁故事:
1、包拯的故事
2、海瑞的故事
3、于成龙的故事
……
第八页,共38页。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自号刚峰。海瑞是我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
海瑞没有儿子。去世时,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只见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来,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第九页,共38页。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多次论劾权幸大臣。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第十页,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