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动物学软体动物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809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动物学软体动物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2/24 文件大小:2.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动物学软体动物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动物学软体动物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柔软不分节
头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发达程度不同。
足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形态不同。
内脏团:位于足背侧,多数种类左右对称,少数扭曲呈螺旋状。
(二)外套膜
1. 外套膜 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的膜,包围着内脏团。因此,外套膜的内外两面均为皮肤。
2. 外套膜的作用
①外层上皮分泌物形成贝壳;
②内层上皮纤毛摆动造成水流,借以完成呼吸、排泄、摄食等功能。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
(三)贝壳
1. 贝壳的形状:帽状、螺旋状、管状、瓣状。
2. 贝壳的成分:碳酸钙和壳基质。
3. 贝壳的结构:
①角质层
②壳层(棱柱层)
③壳底(珍珠层) 霰(xian): 小冰粒。
4. 人工育珠的原理
天然珍珠是由于外物偶然到达贝壳与外套膜之间,使外套膜受刺激而分泌珍珠质将外物包围形成。根据这个原理,采用人工插核技术,将核(通常是一小片外套膜)移植入珍珠蚌(母蚌)切开的外套膜中,使外套膜受刺激不断分泌珍珠质,产生珍珠。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
5. 生长线的形成
由于食物、温度等因素影响外套膜的分泌机能,贝壳的生长速度不同,在贝壳表面就形成了宽窄不同的线,表示动物的生长快慢。这些宽窄不同的线称为生长线。
(四)消化系统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状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组成,形状像锉刀。
消化系统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现大型消化腺。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
(五)体腔及循环系统
1. 体腔:次生体腔退化,仅残留围心腔、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形成血窦。
体腔的特点:真体腔和假体腔并存。
2. 循环系统:有开管式循环和闭管式循环。
特点:具有真正的心脏结构。一般为一心室二心耳。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
开管式循环:动脉与静脉不直接连接,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动脉,经过血窦再集中于静脉流回心耳,这种循环方式叫做开管式循环。
血窦:没有管壁包围,仅有一定范围的血流通路。是动物的组织间隙,其内充满血液。
(六)呼吸器官
动物界中最早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
水生种类为鳃: 鳃的种类:楯鳃、栉鳃、瓣鳃、丝鳃。
陆生的种类为“肺”——外套膜内壁布满微血管网的一定区域
(七)排泄器官
特点:属于后肾。
构成:由腺体部(肾体)和管状部(膀胱)构成。围心腔腺也有排泄作用。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
(八)神经系统
较高等的种类有4对神经节
脑神经节:位于食管背侧,司感觉。
足神经节:位于足前部,司运动和感觉。
侧神经节:位置靠体侧,司运动和感觉。
脏神经节:不同种类位置不同,一般在脑神经节和
侧神经节之后,司内脏活动。
神经系统有集中的趋势。
已分化出触角、眼、嗅检器、平衡囊等感觉器官。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
(九)生殖和发育
大多数雌雄异体,不少种类雌雄异形。
生殖腺来源于体腔上皮
不少种类有螺旋式卵裂。
多数海产种类个体发育中经历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淡水蚌类有特殊的钩介幼虫。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4页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一、单板纲(Monoplacophora)
主要特征
①有一个单一的帽状或匙形的贝壳。
②有2~8对对称的肌痕。
代表动物——新碟贝(Neopilina galathea Lemche)
贝壳单一,圆形而扁;
腹足强大,缩足肌8对;
鳃5~6对;
口前有口盖,口后有扇形触手;
一心室四心耳;
神经系统近似梯形。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