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改良赖氏法)
三峡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临床指标的检测
。
。
。
【目的要求】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
ALT(GPT)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中,但在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当肝脏有病变,特别是急性肝炎及肝细胞坏死,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在肝癌、肝硬变以及胆道疾病时,此酶活性也可中度或轻度增高。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1ml血清(反应溶液总量为3ml)在340nm波长下,,在25℃,1分钟内生成的丙酮酸,在乳酸氢酶催化下,使NADH+H+变成NAD+,。
卡门氏单位的定义为:
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 丙酮酸
GPT
乳酸氢酶
NAD+ +乳酸
NADH+H+
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 丙酮酸
GPT
乳酸氢酶
NAD+ +乳酸
NADH+H+
改良赖氏法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赖氏法没有制定自身的单位定义,而是以实验数据套用卡门氏单位作表示的。
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在37℃、,可催化基质(底物)液中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实验原理】
0
1
2
3
4
5
丙酮酸标准液(ml)
ALT底物试剂(ml)
(ml)
相当于GPT活性(卡门氏单位)
28
57
97
150
200
37℃水浴预温5分钟,各管加2,4-,再在37℃水浴中放置20分钟后, NaOH溶液5ml,混匀放置10分钟后,以蒸馏水调零点,用520nm波长比色,读取各管光密。.
各管的读数均减去对照管(O管)的光密度,然后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各管相应的转氨酶活性单位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操作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T
C
血 清(ml)
—
ALT底物液(ml)
混匀后,置37℃水浴中保温30分钟
2,4-二硝基苯肼液(ml)
混匀后,置37℃水浴中保温30分钟
血 清(ml)
—
NaOH(ml)
:测定前将底物缓冲液在37℃水浴中预温5分钟,再按下表操作。
混匀,在室温中放置10分钟,以蒸馏水调零点,用520nm波长比色,读取光密度。用T-C管的光密度查标准曲线,即得到待测血清中所含ALT的酶活性。
参考值: 5~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肝细胞中含ALT最丰富,因此当肝脏疾病致肝细胞受损伤时,ALT即大量释放入血液,致使血清中ALT活性增高。测定ALT是检查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急性肝炎及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中等程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肌梗塞,轻度增高则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等疾病。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亦可引起转氨酶活性升高。
【思考题】
?
?为什么要避免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