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计算机上机教学工作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上机教学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onderZ 2021/12/25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上机教学工作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计算机上机教学工作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课教学经验总结
计算机课程是我校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课,它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也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上机课又是学生加强理论理解的最好途径,通过上机实验学生可以演示和操作软件的各种功能,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同时也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计算机上机课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对该节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包括上机的
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上机次数,硬件 和软件环境等内容,比如,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所用的设备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人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等,这些都要和实验管理员提前联系,安排好上机实验的有关亊项,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琉忽。
二、课堂组织要得力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导演,上机操作如果组织不好,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上机目的和要求不明确,学生在上机课上只是充满新鲜好玩的心理,或随心所欲乱玩一气,或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结果一节课下来,表面上课堂气氛很轻松、活跃,其实效果很差, 学生上完机后觉得自己一节课好像什么也没学会。针对以上情况,作为老师就应该认真组织整个操作过程。
首先,把本节课的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一遍, 并在上机操作以前及上机完毕后让学生完成上机作业,老师要重申本次上机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亊项,对实验中的难点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其次,对学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做作业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惯。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箅机打好基础。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边讲边练,使每个学生都有亊可做,让被动的理论接受变成主动的动手操作。
最后,引导学生做好总结提升,通过上机实验,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要得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平时的上机课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比如,上机操作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不仅教师感到分身乏术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组教学则可以避免上述弊端。教师将每一横排的人分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水平最高者为小组长。当本组同学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当有些问题较难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如果处理得当,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 生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小组 成员的动手能力。既减轻了教师的相对工作,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动手解决实际问埋的能力。这远比老师在上机时三番五次的说作业的要求要高效。学生完成作 业后,应该存到教师机的指定的文件夹内。同时,学****PowerPoint时,可以把具体操作步骤形成的文字资料和屏幕广播录像形成的多媒体文件放在班级群里。这两种资料就构成了“帮助系统”。学生如果不僅,可以直接査阅该帮助系统。另外,当遇到比较难的操作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营造合作学****的课堂氛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自己去学****一款复杂的游戏,自己将花费福多的时间,但是有高手在旁边指点,则事半功倍,很快就能学会。所以上机操作时,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开展讨论。实践证明,通过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掌握将更牢固。

四、效果评价要及时
这是极其关键而必要的一步,学生完成任务之后,非常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肯定,产生成就感。例如,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给朋友制作一张多媒体贺卡时,在作品中要求包含移动渐变、形状渐变、淡入淡出,插人声音等知识要点, 学生完成后直接保存在教师机上。随着一个“任务”完成,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教师应尽可能当堂评分,并登记在册。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要当场进行表扬,并通过屏幕广播的形式给所有的学生欣赏,再让做得好 的学生给其它同学讲解他(她)是如何完成这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