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琴艺术
吴钊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因琴相知、因人绝弦的千古美谈 , 讴歌了超越现实存在的心
灵沟通, 在被后世传诵数千年的岁月中,每每会激起“天下谁人能识君”的深深感叹。
古琴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 ,构成了华夏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 经过
两千 载岁月浸润而臻于完善,已成为再现中华传统艺术风貌、重拾传统文化记忆、传承民
族文化血脉的 重要精神遗产。
古琴艺术与中国其他传统器乐艺术形式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律学、乐学、斫
琴工艺、 演奏技巧、传承方式以及哲学、文学、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具有突出的高雅文化特
点。
相比于传统乐器,古琴琴体形制特殊,制作工艺精致,兼具视觉审美与实用器物的双重
价值。 历代琴人将古琴每一处结构、每一分尺度都视作自然与生命的浓缩或延展。在传世
名琴的琴腹、琴 底等处,多见类似画作之上的题款、刻印,无论是作为寄情寓志,还是作
为操弄之后的闲暇把玩 , 都 体现出琴人对古琴所特有的 、 非一般乐器所能比拟的文化情感。
现存的传统古琴曲目约有三千余首, 在标题之下多有提示性的解题 。从思想内涵来看,
基本可 以归在儒、释、道三家以及清谈玄学的范畴之内,其表现形式多借写景、叙事完单
抒情。
与其他传统音乐多用工尺谱标记音高与节奏的方式不同 ,古琴谱记载的M弹奏时的定调、
弦 序、徽位以及左右手指法、奏法,而不记节拍节奏。现藏于日本的“文字谱” 《碣石调 .
幽兰》是目前已 知的中谱方式像是一份加密文
件,缺少古琴这一“密码 本”,是无法从中读出鲁乐的。
繁琐的记谱在唐代得以简化,减字谱沿用至今已逾千年,具有简便易学与记录音位、手
法详尽 的优点。也正是由于琴谱是一种只记录音高和弹奏手法的指位谱,因而这一古琴秘
笈须通过师徒 之间的口耳相传才能完整地传承旋律。
琴谱不记节拍节奏的特点 ,也使得据谱演奏古琴充满创造性与灵活性, 这一特殊的过程
被称 为“打谱”,是传承古琴音乐的重要方式。两千年来,琴人通过“打谱”的方式,不
断地在古老的琴乐 艺术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体现了琴人在处理“口传心授”与“依谱
寻声”、流派传统与琴人个性 等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智慧,使得传统乐曲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独有的传承方式使古琴艺术既保持 了原有的风姿,又展示出容纳百川的情怀,使得这条
开放的前进的河流,承载了数以千年的积淀, 缓缓流至今日。
古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无论是清微淡远,还是中正平和,传达出由感官愉悦到
情感愉 悦以至培养情操的不同审美诉求。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弹琴有助于找到
静雅与畅达之 间的最佳平衡点 ,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情感追求 , 琴人将艺术 、 人生、
理想等情感内涵融入 指端,以求得知音与共鸣。
(有删改)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