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红楼梦音乐会的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楼梦音乐会的评价.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21/12/2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楼梦音乐会的评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楼梦音乐会的评价
如果说二十年前陈力唱红楼梦,主要是凭质朴的声音较好地把握住了整体风格;那么今天吴碧霞的歌唱,就声和情而言都是炉火纯青(声乐技术上的挑剔只能留待专门家来进行)。正如现场采访中王立平一语中的的评价:吴碧霞在音乐上,有天赋,又严谨。她气息和声音之通透,字音之清晰、圆润,各方面都游刃有余地驾驭着歌唱器官,倘以写文章来比喻,可谓高屋建瓴、开阖自如、曲尽其妙而无丝毫辞不达意之憾;而且她透过词和曲进入了红楼人物的内心深处,真正是以声传情,在王立平红楼梦音乐典雅、精致、哀怨、缠绵的总体格调中唱出了具体各曲的细微区别;尤其是她在行腔、润腔的诸多细节上,快慢、强弱的“尺寸”“收放”(戏曲术语)上,更是体现了她对音乐的敏感性和音乐处理上的严谨性,恐怕许多细致入微之处不是作曲家都能在谱面上一一详尽反映出来的,而需要歌唱家二度创作时内心意会的灵感。我觉得《红豆曲》<枉凝眉><秋窗风雨夕>等都唱得很好;<分骨肉>尤佳,探春远嫁时深广的忧愤被她唱得回肠荡气、催人泪下(但此曲似不宜唱两遍,反而会冲淡高潮)。
器乐部分也非常好。编配是精心考虑了的,包括乐队的编制(如何曲用何许乐器)、乐器的组合及其他配器上的各项常规。尤其是重视发挥民族乐器在色彩上的优长,因为民族管弦乐队在和声的音响效果上敌不过西洋管弦乐队,而色彩之丰富却非西洋可企及。如果说本场音乐会上竹笛、唢呐、笙、管子等民族吹管乐器用得不滥,却恰如其分,色彩效果基本上可与西洋管乐相当;那么弹拨乐部分就充分凸现了西洋乐队所不具备的声音色彩,弹拨群的集团效果自不必言说,即如音量较弱的扬琴,它的伴奏织体也能在乐队中穿透出来,确实令人可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分骨肉》一曲中的弦乐群,规模不大而其强弱变化跌宕起伏,动态幅度之大颇使人吃惊,很好地做成了通常得由高音管乐来完成的全曲高潮。乐队中轻型打击乐器的精巧点缀也值得细细品味。指挥张列也很出色。是他的严谨、细致带出了乐队的整体表现效果,此外,形体动作美观,乐感强,在音乐会现场有导引观众进入音乐情境的作用。(附:音乐传播方式的变化,使我们观众能看到指挥的正面,这是不是意味着指挥将面临一个讲究面部表情的新课题?当然,张列很好。)
音乐会并不是没有不足之处,说一说,期望其更加完美,主要是合唱部分。我完全能理解在各地巡演这样的音乐会,随带着一个合唱队会有许多困难,特别是演出成本问题,因此对合唱队实行就地取材不失为权宜之计。但是,要录制碟片,要保证质量,还得启用人员精悍的专业合唱团。宁波这场的合唱团,唱得很认真、很努力,可是效果不理想,人数和音量不成比例。如果说男声合唱(<聪明累>)还差强人意,女声合唱充当烘托性伴唱时(《枉凝眉》)也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