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继续教育
目录
第一讲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1
第二讲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选讲
2
第一讲内部会计控制标准
要点:
一、我国内部控制的开展历程
二、我国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标准建设
四、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
五、内部控制——根本标准
六、具体标准——资金
七、具体标准——存货
八、具体标准——本钱费用
九、具体标准——固定资产
从一个案例看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贪污挪用公款达840万元一国企贪官被判死缓
案例简介
据2001年10月5日的?新闻晨报?报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840万元人民币的原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公司水电工程处主任沈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从一个案例看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2月至10月,沈华在担任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水电工程处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用向他人索要的空白合同及空白商业零售专用发票,伪造了工矿产品购销合同,虚构了水电工程处从北京某电线电缆购置价值万元电力电缆的事实,并指令保管员填写虚假的材料入库验收单,又用写有万元和万元的两张空白发票平账。
从一个案例看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此期间,沈华还分别将其所在单位共计358万元的两张转账支票转入其女友刘某的个人股票账户内,用于个人炒股和购置房产、汽车等,案发后退回及追缴人民币141余万元、港币130余万元。
从一个案例看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案例点评: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原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公司水电工程处主任沈华之所以能够贪污挪用公款达840万元,除其自身政治道德因素外,还说明在该市政工程公司的采购流程内部控制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从一个案例看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本案中存在以下内部控制缺陷:〔1〕电力电缆的请购、审批和实际采购全由沈华一个人完成,没有到达上述不相容职务相互牵制的问题,为虚假采购创造空间。〔2〕采购和验收没有形成牵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不能同时负责货物验收工作,否那么可能会造成采购人员购置劣质材料。本案例中虽然采购人与验收人为两个人,但是由于保管员受沈华控制,实际上采购职务与验收职务两者根本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导致采购与验收如同一个人执行,从而产生了虚假的材料入库。
从一个案例看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3〕在采购的最后环节,即应付账款的控制上对于入账凭证的审核不严密造成应付账款的入账依据不真实,沈华是用两张空白发票平账,可能是由于会计部门在审核该应付账款入账依据时没有审核这两张发票的真实性或者会计部门也受沈华一人控制,造成虚假应付账款。
此外,市政工程公司支票管理也存在漏洞。在支票支出时,都必须有经核准的发票或其他必要凭证作为书面证据,在支票上写明收款人和金额,且由专人签发。在本案例中,沈华在将两张转账支票转入个人账户时,没有提供任何支票支出所需的任何有效书面证据,造成公款变为私款。
内部控制概述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就是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平安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就是不让企业运转出毛病而且能提高效益的一些规定、约定和措施等等。
很多企业领导仍然认为人治大于法治,制度意识不强,只要有人才,企业就会成功。事实并非如此。
有些企业领导只知道埋头挣钱,不知道如何聚钱,所以没有什么内部控制制度。
而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仅仅是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贴在墙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外表看,制度健全,实际上问题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