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伯牙善鼓琴上课用
伯牙善鼓琴
29.《古文二则》之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一、了解作品
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畅。
二、朗读
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再读课文
要求:有节奏地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翻译内容。
要求: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2、提出翻译有困难的句子。
三、疏通文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
峨峨:山高
洋洋:盛大的样子。
心中想到的
得:领会,听得出。
善:好
三、疏通文意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
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
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
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卒:通“猝”,突然。
大雨琴曲。
隐藏自己的声音
阴:山的北面。
造:创作。
点明他的情趣
援:拿,拿过来。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于:到。
停留
又
就
停止弹琴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聆听。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说:“好啊,山高呀像泰山。”意念(出现)流动的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盛大呀像江河。”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上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琴曲,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情趣。伯牙停止弹琴叹息地说:“好啊,好啊,您所听到的那(曲子里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