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2016年新疆xx露天煤矿说明书.doc

格式:doc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年新疆xx露天煤矿说明书.doc

上传人:Alphago 2016/8/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年新疆xx露天煤矿说明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矿区概况及煤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况一、矿区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及交通情况新疆 XXXX 露天矿有限公司 XX 煤矿位于 XX 县西北边缘, 行政区划属 XX 县管辖。地理坐标:;。煤矿向东有 13km 简易道路与乌鲁木齐至XX沟矿区的公路相接, 外部交通尚属方便。交通位置见插图 1—1—1。二、矿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及劳动力矿区地处戈壁荒漠山区, 自然地理环境恶劣, 矿区内除煤炭生产经营以外,无其它工农业生产。矿区内无其它农副业, 所需生活用品及煤矿生产资料均由乌鲁木齐市或 XX 沟矿区拉运。主要工业产品为煤炭, 主要供应吐鲁番地区、巴州地区、乌鲁木齐市及 XX 沟矿区。三、矿区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1 .电源由于矿区附近现尚无高压电源经过,矿山目前采用 2× 75 KW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该矿的供电电源。 2. 水源矿区内现无供水水源, 生活与工业用水均取自矿区以东 处的阿其布拉克泉,用汽车拉运。 3 .建筑材料来源矿山建设所需钢材、水泥、砖、木材等均可由乌鲁木齐或 XX 县采购。四、矿区开发历史及现状矿区开采始于 1987 年, 主要集中在 4 号煤层露头带。1 号沟以西原有 XX 煤矿, 开采西山窑组 4 号煤层浅部及露头带的生产斜井一处, 另有露天采场一处, 均于 19 90年3 月开工建设。当年共生产原煤 5 万t。生产斜井斜长 78m , 垂深 29m , 开采水平为+2592m 。露天采场剥离、采煤均系机械化作业。另有废斜井一处, 废立井一处, 废平硐两处。1 号沟以东的小露天采煤场, 1990 年夏以前由新疆化肥厂自产自用,后由 XX县 XX 乡经营,系人工加手推车剥采,时采时停。五、矿区地形及水文地质 1 .地形特征矿区地处天山中段以北的山间谷地。北依约喀坑艾代山, 南临末日洛克山、 XX 。东西较开阔,地势北高南低,西部略高于东部。最低海拔+2570 m, 最高海拔+2760 m, 相对高差 190 m。1 号沟与 4 号沟呈北西——南东向汇入 5 号沟。沟谷常年干涸,只在降暴雨时才出现短暂洪流。 2. 区内河流、湖泊分布区内水系不发育, 无地表河流及泉水, 只有降暴雨时出现短暂洪流。六、气象及地震 1 .气象属性及一般特征矿区属大陆性干旱及高寒气候。冬季少雪, 但同时受地形垂直分带的制约,夏季多阵雨、冰雹。 2 .气象变化情况据 XX 沟气象站资料,最高气温 3 ℃,最低气温- ℃。 3 .降雨量及蒸发量全年降雨量 , 90% 集中在 6~9 月,年蒸发量达 , 60% 集中在 5~9 月。 4 .主要风向及最大风速全年以西风为主, 次为西北风, 一般风力小于 3级, 最大可达 7~ 8 级,多出现在冬春季。具有干、寒、多变及多风之特点。 5 .最大冻结深度及冻结和解冻日期、最大积雪厚度等矿区每年十月份开始冰冻,次年五月份解冻,冻结期 7 个月,冻土深度 ~ m 。最大积雪深度为 ( 1979 年9月 26日)。 6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 2001 ),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 4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第二节矿区地质构造及煤层产状特征一、含煤地层程序及地质年代和成因矿区出露地层有侏罗系水西沟群三工河组上段(J 1s 2)、西山窑组下段( J 1s 1)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 Q 4 dl) 、冲洪积物( Q 4 alp) 。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a 、侏罗系水西沟群三工河组上段( J 1s 2) 分布于矿区北缘,地层可见厚度 29m(未到底) 。其岩性为以深灰色细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及中砂岩。 b 、侏罗系水西沟群西山窑组下段( J 1s 1) 全区分布,地层平均厚度 (未到底) ,是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地层三工河组上段( J 1s 2 )呈整合接触。岩性为一套山间盆地滨湖相沉积的碎屑岩。(1) 4 号煤层底板以下上部以灰白色粉砂岩为主, 夹泥岩及砂砾岩薄层, 顶部含一薄煤层( 5 号煤层)及炭质泥岩,下部以粗砂岩为主,底部含砾石。地层平均厚度 1 20. 57m。(2)4 号煤层顶板以上上部以灰色粗砂岩为主,含煤 3 层( 1~3号) ,下部以细砂岩、中砂岩为主,不含煤。地层平均厚度 。 c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物( Q 4 de) 全区均有分布,可见厚度 0~ ,与下伏之西山窑组下段呈不整合接触。主要由坡积碎石、砂土及基岩残积物组成。 d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 Q 4 alp) 分布于勘探区东南边缘及 5 号沟,可见厚度 0~4m 以上,与下伏之各时代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