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奔跑吧,中国田径
赛季过半的中国田径喜报频传―苏炳添以
9秒99成
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刘虹打破女子 20 公里竞走世界纪
录;张国伟摘得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奥斯陆站男子跳高冠军。中国田径是怎样实现“华美转身”的?“把打破创新的要求用
体系固定下来,把打破创新的动力用体制激发出来,把打破创新的精神用队风凝集起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总结的这席话,被以为是田径项目可连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保持项目不停行进的根本出路。
理念创新,顶层设计指导项目发展
三年三大赛― 2014 年仁川亚运会、 2015 年北京世锦赛
和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以备战世界大赛为中心工作,田径中心在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充足认识田径自己的项目特色、社会属性和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价值的基础上,站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思虑和建立田径的发展新思路―“大田径”。
“大田径”观点的建立过程,也是田径中心转变观点的过程。杜兆才以为,所谓大田径,是指田径作为体育基础大项和金牌第一大项,在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方面肩负着基础性作用。田径发展的利害已不是一个项目的强弱或
兴衰的问题,而是关乎国家体育发展全局的问题。惟有站在
这一高度,才能认清田径自己的价值;也惟有站在这一高度,才能意识到田径人身上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组织创新,把构造调整作为改革驱力
田径中心一直以为,备战工作的中心是训练管理,训练
管理的要点是团队建设。为此,他们对内部管理体系和国家
队管理体系进行了勇敢改革,经过部门与人员的从头优化组
合,推行扁平化管理, 使中心人员与备战工作实现无缝连接。
一是项群优化管理。把田径中心内部原国家队管理部一分为
三,分别成立耐力项目部、扔掷项目部和短跨跳项目部,划
小核算单位,责任更为明确,专业化和精美化程度进一步提
高,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二是内部管理机构优化组合。依据
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在比赛部成立马拉松办公室,特意管
理和指导蓬勃发展的马拉松赛事;成立世锦赛筹办办, 特意负责与北京对接筹办 2015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青少部增添奥运保障职能,为国家队供给特意保障。这样在不增添编制的情
况下,加强了备战工作,产生了“裂变”效应。三是改变易特色,要点项目独自组队,当前共成立 12 支国家队,装备专职领队进行管理和保障,责任清楚,赏罚分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