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介绍.docx

格式:docx   大小:7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介绍.docx

上传人:cjl201801 2021/12/26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介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介绍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介绍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是指为实现规定的无菌保证水平所采取的经过充分验证后的灭菌(无菌)生产工艺。在工业上,无菌保证工艺可分为两类:最终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ation process)和无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
最终灭菌工艺:在控制微生物污染量的基础上将完成最终密封的产品进行适当灭菌的「艺。一般来说,本方法成本低,无菌保证水平(SAL,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 W10-6。
无菌生产工艺:在无菌系统环境下通过无菌操作生产无菌产品的方法,以防止污染为目的,消除可能导致污染的各种可能性来保证无菌水平。目前WHO和欧盟执行的标准是95% 可信限度下微生物残存概率不超过0. 1%,大概相当于3000瓶产品中不得有1瓶染菌的水平。本方法对环境系统的要求高,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概率远远高于终端灭菌无菌药品。
1基本原则
1注射剂剂型选择的原则
在遵循剂型选择一般原则的基础上,从无菌保证水平的角度考虑,注射剂剂型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
。原则上首选剂型应能采用最终灭菌工艺(F028),以保证SALW10-6c
.对有充分的依据证明不适宜采用终端灭菌工艺(F028)且临床必须注射给药的品种,可考虑选择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剂型。通常无菌生产工艺仅限于粉针剂或部分小容量注射剂。
、小容量注射剂和粉针剂之间的互改,如无充分的依据,所改剂型的无菌保证水平不得低于原剂型。
.2无菌工艺的选择原则
无菌保证工艺选择原则是:应优先选择无菌保证水平高的最终灭菌工艺,只有在充分的工艺研究证明产品无法耐受各种最终灭菌工艺的前提下,才选择非最
终灭菌工艺。
欧洲药品评价局(EMEA)在其规范性文件“选择灭菌方法决策树”(Decision Trees For The Selection of Sterilization Methods (CPMP/QWP/054/98))
中将水溶性药品无菌保证工艺分为:①灭菌条件为121C, 15min的湿热灭菌工艺,②灭菌F0值28min, SALW10-6的湿热灭菌工艺,③采用微生物截留过滤器的除菌过滤工艺,④需要采用无菌原料和预先灭菌的包装材料进行无菌配OZ和灌装的工艺;将非水溶性产品,包括非水溶性液体、半固体和干粉的无菌保证工艺分为:①灭菌条件为160C, 120min的干热灭菌工艺,②其他时间和温度组合,SALW10-6的干热灭菌工艺,③非干热灭菌方法,如离子辐射吸收剂量225KGy的灭菌工艺,④经验证的更低剂量的辐射灭菌工艺,⑤采用微生物截留过滤器的除菌过滤工艺,⑥需要采用无菌原料和预先灭菌的包装材料进行无菌配OZ和灌装的工艺。文件指出,无菌制剂应采用最终灭菌的工艺。只有当产品稳定性问题不可能采用最终灭菌工艺时,才能选择替代灭菌工艺、除菌过滤及无菌生产工艺。
药品是否能耐受最终灭菌工艺,除了取决于药物活性成分本身的化学性质以外,很大程度还与活性成分存在的环境,如药品溶剂、辅料、氧气、原料药中的杂志等密切相关。只有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即使采用了各种可行的技术方法如除氧、选择合适的溶剂或辅料等之后,活性成分依然无法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