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大三总结与规划(自我批评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三总结与规划(自我批评版).docx

上传人:毒药 Posion 2021/12/26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三总结与规划(自我批评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三总结与规划(自我批评版)
大三总结与规划(自我批评版)
又到了同学们感慨“时光如梭,岁月如歌,白驹过隙,忙碌奔波”之万千的时候了,大三上学期的各个方面均不如意,但也在我料想之中,对一个整天稳定宅在宿舍里的人来说,又怎么会有什么意外惊喜呢?
回顾大三上学期,要从买了笔记本电脑开始。自从有了它,我觉睡的晚了,早晨起的晚了,中午的休息也没了,全身心沉浸在这智能的机器运作中,三国杀,逛贴吧,打红警,看动画。已然成为大学以来收获最差的学期,这可得归功于我的懒散贪玩不争气啊。说好的好好学****锻炼身体呢?承诺的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呢?果然还是自欺欺人吧。加之上学期课程很少,学****和生活方面可以用一句“呵呵”来概括,唯一觉得有所进步的就是我的思想觉悟了。自己是一个缺乏毅力与耐心的男性,不识好歹,意气用事,即使明知对错,还依然故我。我早就有所察觉,可你还真敢这么出息,使我更加确信了。秉承家庭要求“不管咋说你得拿个毕业证吧”,我不逃课不旷课,虽然有时不听课,但终于勉强没有挂科。这多亏任课老师的宽宏大量,自己的斤两我心知肚明。总之大三上学期虽有所荒废,不过也算平安度过了。
对于已经到来的这个大三下学期,既不是踌躇满志也不会手忙脚乱,本人在假期也是打算过了的。
绝不可以再将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那无限的游戏中去了,必须积极锻炼身体,强壮中国人。坚持6点半起不一定能做到,但决定了7点之后不吃早饭还是能坚持的,希望这样能强迫我为了吃饭而早起。本学期的课程还不算多,课余时间还是有的,我会尽可能去多看一些动画,尽管我的鉴赏能力不高,但在有限的时光里积攒些自己喜欢的回忆,我希望如此。晚上也要早点睡,把握在十点半左右,保重身体是最重要的。学****方面还是一如往常的想法:尽力吧。不逃不旷争取做到不挂科。英语六级不打算再考了,自己的水平很清楚,不如时常看两眼,就当巩固一下四级。自然,对于不喜学****的我,不会去考研,找工作也是一片茫然,都没有关系,船到墙头自然直,我要求不高,有口饭吃不受欺负就行。
扩展阅读:市政工程规划—自我总结
市政工程规划
一、城市给水工程
1、现状
,日供水量146万立方米/日,建成输配水干管2318公里。
市区现已开辟集中供水水源18处,其中地表水源4处;水库3座,地表水净水厂4座,地下水净水厂13座,污水再生回用水厂2座,另外还有自备水源井若干处。
主城区现状供水管网的服务范围南起丈八东路,北到张家堡,东至纺织城,西到三桥镇阿房路。环绕主城区的六村堡、纺织城、洪庆、新筑、纪阳、草滩和泾渭等地区已纳入西安市统一供水的范围。
总体来说,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全市可用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备水资源严重不足;其次,供配水管网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再次,自备水源的超量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持续发展;最后,城区部分管道陈旧,管网漏损率高。
2、负荷

根据用水目的不同,以及用水对象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不同要求分为:①生活用水:包括居住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饮用水、淋浴用水以及全市性公共建筑用水等;
②生产用水:包括冷却用水,生产蒸汽和用于冷凝的用水,生产过程用水,食品工业用水,交通运输用水等;
③市政用水:包括街道洒水和绿化浇水等;
④消防用水:一般是从街道上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取水。
此外,给水系统本身也耗用一定的水量,包括水厂自身用水量及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u5931水量)等。
:指的是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位用地面积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
单位人口用水量指标
单位人口用水量指标系指按城市规划所确定的人口规模采用的平均用水量标准,单位有万人指标和人均指标。
(1)万人综合用水指标:主要用于总体规划阶段。
(2)人均指标:1)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指城市居民平均日用水量或最
高日用水量指标,属于单位人口用水量定额。
淋浴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大致范围如下:轻纺、食品、一般机械加工为10%~25%,化工、化肥等为30%~40%,铸造、冶金、水泥等为50%~60%。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属于单位人口用水量定额。若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则公共建筑用水量不再重复计算。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常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比较简单。
(1)城市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应根据城市特点、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应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和商贸繁荣程度以及公共设施的类别、规模等因素确定;
(3)城市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应根据产业结构、主体产业、生产规模以及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