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12/26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遵义旧属播州, 9 ~ 17 世纪为杨氏所据,从杨端入播至末代土司杨应龙时传 27 代 30 世,即 30 人先后出任播州统领。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 30 位土司中已有 7 位已经找到墓葬,分别是杨粲(13 世)、杨文(15 世)、杨昇(22 世)、杨纲(24世)、杨辉(25世)、杨爱(26世)、杨烈(29 世)。新蒲杨氏土司墓地的发掘,丰富了上述信息。出土墓志铭表明,挨河墓为杨氏土司第 21 世杨铿夫妇合葬墓。根据杨铿墓志的内容,结合现场勘查,杨氏土司第 14 世杨价的墓葬也在附近。考古人员对杨铿墓进行测绘杨烈墓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村官堰组,为双石室并列夫妻合葬墓,居于整个墓地的最西端,背靠营盘山,面向老鸦岩,前临仁江(亦称洪江)。地表原立有墓碑,标明墓主为杨氏第 29 世杨烈。杨铿墓与杨烈墓相距仅 180 米,墓葬背山面水,背靠营盘山,前临仁江,面向熊家岩,处在营盘山前一坡度平缓的小土丘前端。墓葬遭到数次盗掘,墓室、墓门等已悉数被打开,破坏较为严重。杨铿夫妇墓的墓室均已全部暴露在外,墓门已被打开,墓室内部一目了然。发掘清理表明,杨铿夫妇墓系用巨大条石砌筑而成的大型同坟异穴合葬墓,共 3 个独立的墓室,呈长方形,结构、大小均相同,仅墓门、墓顶等装饰略有差异,由前室、墓门和后室三部分组成,每室间砌有隔墙,护墙为八字形土墙,各面扣合处凿有榫槽。杨铿墓中室、南室前方均发现有残存的碑座垫石和埋藏墓志的石函各1处,出土墓志铭 2 盒,分别为杨铿墓志和田氏墓志。两盒墓志铭均有篆书志盖和楷书志石各 1 方,两方铭文相对叠合,外用铁皮封成十字,出土时盛装在一石盒中。杨铿墓志在中室墓门外中轴线上出土,志盖文字阴刻,表面涂朱,篆刻有“明故亚中大夫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杨公墓志铭”,志文楷书,约 2500 字,记述了播州杨氏家族史、部分土司传承关系,并重点记述了杨铿向明朝廷臣服后,为朝廷率军出征的功绩等。田氏夫人墓志铭在南室墓门外中轴线上出土,志盖文字阴刻,篆刻有“明故播郡太淑人田氏墓志铭”,志文楷书, 1000 余字,记述了部分田氏家族史和部分土司传承关系及周边宣慰使司的姻亲关系。杨铿墓志盖拓片杨铿墓虽然被盗扰严重,但在清理过程中出土的随葬遗物有陶骑马俑、铜香炉、铜镜残片、玉叶和料珠等,共 52件(套),出土的陶骑马俑较为完整,形象丰富,栩栩如生,生动逼真,为研究明代播州人物形象、服饰、雕塑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实物例证,极为珍贵。杨铿墓志铭记载,铿死后祔葬于“洪江原”,“威灵英烈侯墓之右”。据《杨氏家传》,杨氏先人中,仅第 14 世杨价获封“威灵英烈侯”。则价墓在铿墓之左。以死者之左右为左右,并审以“风水”,价墓应在铿墓以西、烈墓以东俗称“石墙”的高敞之地。杨价墓是目前发现发掘确定的第 9座播州杨氏土司墓,是唯一的土坑木椁墓(余均为土坑石椁墓),是唯一未经盗扰的杨氏土司墓葬,而且对墓外祭祀建筑如墓垣等进行了系统科学的钻探与发掘,提取了整个墓葬及墓园的完整资料。墓内出土了一套完整随葬器物,在棺外头箱及棺椁间有序摆放,南宋时期金银器物在贵州尚属首次发现,有的器物亦属于首次发现。播州杨氏土司以南宋时期最为强盛,尤其是杨粲、杨价、杨文统治时期,史称“播州盛世”,该批金银器的出土,也是对史载的印证。从此地已知的杨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