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第九课 巧巧手.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九课 巧巧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九课 巧巧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课巧巧手第1课时课题巧巧手备课时间教学目标一、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二、认识沙球、串铃, 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三、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重点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难点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流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备注一、律动: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学基本要求 。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都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随着歌曲做表演。三、表演《粉刷匠》教学基本要求 1. 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提示: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 2. 复听歌曲范唱,心里默唱,看谁记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提示:如果你是粉刷匠,或着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试着编创自己的动作, 也可以试着用旧报纸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边唱边表演。 5. 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6. 提示学生重点唱好“小鼻子变呀变了样”,也可展开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 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板书设计作业(测验)设计第2课时课题(所授课题名称) 备课时间教学目标一、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二、认识沙球、串铃, 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三、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重点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难点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流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备注一、律动: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铁匠波尔卡》教学基本要求 。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 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边听音乐边指看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看记住这一句旋律。 3.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 要与乐曲吻合。三、编创与活动 1. 认识串铃:看图或看教师示范手持串铃的正确姿势。 2. 分小组探索,让串铃发出长短不同的声音。 3. 展示每个学生的探索。鼓励学生不同的探索。串铃及弹奏方法简介串铃:俗称马铃,原为蒙古族、藏族的打击乐器。形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