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1 2021/12/27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
教学目标】
2课
新文化运动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
基地。
,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
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
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
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
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
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 教学难点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教学过程 】
组织学生回顾旧知,讨论回答问题:
一、二次革命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战争
四、军阀割据
【过渡】
虽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他的一些***举措,特别是公然的复辟帝制,遭到
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的反对。他们在思想上同当时的反动思潮展开激烈斗争,率领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机
勃勃的新文化运动。
情景导入
想掠影
【展示图片】去趟民国
民国印象(一)民初政治掠影
民国印象(二)民初思
内容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 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新青年》杂志社也迁往北京。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
重要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 《新青
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
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