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ppt

格式:ppt   大小:2,176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1/12/27 文件大小:2.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 定线
第一页,共36页。
本章主要介绍道路常用定线方法;公路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的方法、步骤;实地放线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等内容。城市道路定线受规划道路网控制,两控制点之间一般以直线相连,对起伏较大的城市道路定线可参照公路定线方法进行。
第二页,共36页。
定线:在选线布局的基础上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的作业过程。
定线的任务: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按已定的技术标准,结合细部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
公路定线一般采用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的方法。
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或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定线过程是先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室内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到地面上;
直接定线适用于标准低或地形、地物简单的路线,是在现场直接定出路线中线的位置。
第三页,共36页。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纸上定线是在1∶1000~1∶20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位置的方法。
平原、微丘区地形平易,路线一般不受高程限制,定线中主要是正确绕避平面上的障碍,力争控制点间路线短捷顺直;
山岭、重丘区地形复杂,横坡陡峻,定线时要利用有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不良地质地段或地物等,都涉及调整纵坡问题,且山区纵坡又限制较严,因此山岭、重丘区安排好纵坡就成为关键问题。
第一节 纸上定线
第四页,共36页。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之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线布设要点,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可穿越、应趋就和该绕避的点和活动范围,建立一些中间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交汇出交点,作为初定的路线导线。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或直接量测转角和交点间距,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
4.定线
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以及平曲曲线位是否合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圆曲线半径或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第五页,共36页。
1.定导向线
(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
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布局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的山坡、开阔的侧沟、利于回头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a,并定匀坡线
①求平距:设等高距为h,平均坡度为ip,则等高线平距为a=h/ip。
②定匀坡线:定匀坡线也称放坡,放坡是使用分规进行的,分规的张开度等于平距a值,a值的比例尺应与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
(二)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
第六页,共36页。
第七页,共36页。
匀坡线:最后连接A、a、b、…D各点,所构成的折线。
匀坡线特点:这条匀坡线是具有平均坡度的折线,其作用一是放通了路线,证明方案是成立的,二是放坡可发现中间控制点,为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3)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
首先,分析匀坡线利用地形、避让不良地质的情况,找出中间控制点。
导向线:经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质的调整后的匀坡线组成的折线A-a‘-b’…D。
特点:这条导向线是具有理想坡度的折线,利用了有利地形,避开了不利地形,可作为试定平面线形的参考。
第八页,共36页。
(1) 试定平面线形,点绘纵断面图,设计理想纵坡
(2)定修正导向线
目的:用纵断面修改平面,避免纵向大填大挖
在平面试线各桩的横断方向上点出与概略设计标高相应的点子,这些点的连线(折线)就称为修正导向线。(在纵断面图上读出每个桩的填、挖高度,点回到平面试线各桩的横断面方向上,连接这些点的折线称为修正导向线。)
特点:具有理想纵坡,中线上不填不挖的折线,这一步实际上是在平面上找出与理想纵坡相对应的导向线。
(3)定二次导向线
目的:用横断面最佳位置修正平面,避免横向填挖过大。
对修正导向线各点绘制横断面图,用路基模板找出最佳“经济点”横断面位置,将这些点再点回到平面图上,连接这些点的折线称为二次修正导向线。
特点:具有理想纵坡、横断面位置最佳的折线。

第九页,共36页。
定线是在二次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正导向线是一条折线,为满足“标准”的要求,必须适当取直,并用平曲线连接。按照二次修正导向线上各特征点的性质和可活动范围,经过反复试线才能定出满足要求的中线。(保证重点,照顾一般)
一般定线方法有下列两种:
(1)直线形定线法(即传统方法)
平面线形以直为主,适用于地形简单的平原微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