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contents
1
背景介绍
3
优点与缺点
2
工程应用实例
4
分类与防火机理
第一页,共19页。
01
背景介绍
第二页,共19页。
背景介绍
钢结构质量轻
钢结构强度高
钢结构韧性好
钢结构的优点
第三页,共19页。
背景介绍
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又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钢结构通常在450~650℃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很大的形变、导致钢柱、钢梁弯曲,结果因过大的形变而不能继续使用,一般不加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为15分钟左右。这一时间的长短还与构件吸热的速度有关。
*
第四页,共19页。
背景介绍
与混凝土复合使用
外包防火层
充水(空心钢结构)
涂刷防火涂料
隔离火源
解决钢结构耐火性能的方法
第五页,共19页。
02
分类与防火机理
第六页,共19页。
分类与防火机理
涂层厚度
防火涂料
防火机理
基料
超薄型结构防火涂料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膨胀型
非膨胀型
有机
无机
第七页,共19页。
分类与防火机理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厚度3 mm(含3 mm)以内,装饰效果较好,高温时能膨胀发泡,耐火极限一般在2 h以内的钢结构防火涂料。该类钢结构防火涂料一般为溶剂型体系,具有优越的黏结强度、耐候耐水性好、流平性好、装饰性好等特点。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可采用喷涂、刷涂或辊涂,一般使用在耐火极限要求在2 h以内的建筑钢结构上。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厚度大于3mm,小于等于7 mm,有一定装饰效果,高温时膨胀增厚,耐火极限在2 h以内的钢结构防火涂料。这类钢结构防火涂料一般是用合适的水性聚合物作基料,再配以阻燃剂复合体系、防火添加剂、耐火纤维等组成,其防火原理同超薄型。对这类防火涂料,要求选用的水性聚合物必须对钢基材有良好的附着力、耐久性和耐水性。其装饰性优于厚型防火涂料,逊色于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一般耐火极限在2 h以内。因此常用在小于2 h耐火极限的钢结构防火保护工程中,常采用喷涂施工。在一个时期占有很大的比例,但随着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出现,其市场份额逐渐被替代。
第八页,共19页。
分类与防火机理
(非膨胀型)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厚度大于7 mm,小于等于45 mm,呈粒状面,密度较小,热导率低,耐火极限在2 h以上的钢结构防火涂料。由于厚型防火涂料的成分多为无机材料,因此其防火性能稳定,长期使用效果较好,但其涂料组分的颗粒较大,涂层外观不平整,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因此大多用于结构隐蔽工程。该类防火涂料在火灾中利用材料粒状表面,密度较小,热导率低或涂层中材料的吸热性,延缓了钢材的温升,保护钢材。这类防火涂料是用合适的无机胶结料(如水玻璃、硅溶胶、磷酸铝盐、耐火水泥等),再配以无机轻质绝热骨料材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海抱石、漂珠、粉煤灰等)、防火添加剂、化学药剂和增强材料(如硅酸铝纤维、岩棉、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等)及填料等混合配制而成,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施工常采用喷涂,适用于耐火极限要求在2 h以上的室内外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如:高层民用建筑的柱、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支承多层的柱的耐火极限均应达到3 h,需采用该厚型防火涂料保护。
*
第九页,共19页。
分类与防火机理
防火机理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又称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主要成分为无机绝热材料, 呈现粒状面, 密度较小, 涂层受热不膨胀, 由于其自身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因而也叫隔热性防火涂料。其防火机理是利用涂层固有的良好绝热性, 阻止火灾热量向钢材传递, 并且在高温下形成一种结构致密的釉状物, 能有效隔绝氧气并具有反射热量作用, 延缓钢结构温升, 起到防火保护作用。
薄型和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又称膨胀型防火涂料, 主要由基料、脱水剂、成碳剂和发泡剂等组成,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脱水剂促使多羟基化合物脱水碳化, 在发泡剂分解释放出的大量气体作用下, 涂层发生膨胀, 膨胀倍数可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形成致密的泡沫状炭化隔热层, 从而阻止热量向钢结构传递, 起到防火保护作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