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斜视检查与手术方案的选择
沈 勤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斜视手术的最终目的:恢复双眼视和美容
病史
发病时间:先天性麻斜及非调节性斜视<1岁以内发病,获双眼视可能少;调节性斜视3岁后发病,双眼视已基本建立,预后较好。
外伤史:闭合颅脑外伤,大脑前髓帆处受损,导致双上斜肌麻痹,旋转复视,下方视野为主代偿头位呈下颌内收。眼眶骨折。
治疗史:戴镜(调节性内斜)、手术
家族史:间外、眼外肌广泛纤维化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感觉功能:
视力(眼球震颤、L型挡板、头位 )
屈光(6岁以下、内斜、+3D远视阿托品验光,内斜全矫。高度远视因眼球小,手术量略保守,高度近视相反)
双眼视觉状态
网膜对应
融合范围
立体视觉
有无抑制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网膜对应
正常视网膜对应术后获得双眼视机会多
异常视网膜对应术后获得双眼视机会少,手术后可产生矛盾性复视和谐的异常网膜对应 +15。手术后因迁就异常对应大多数回退至原位。
检查方法:同视机Ⅰ级画片、线状镜、后像法
先内主张早期手术,使其在5岁前有机会发展双眼视。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融合范围
检查方法:同视机Ⅱ级画片(-4 。 ~+30。=34 。)
融合范围大,恢复双眼视的机会大;融合范围小或无,可能会发生融和无力性复视,但很少发生。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立体视觉
检查方法:同视机Ⅲ级画片、随机点立体视画片或Titmus立体图(40 ~60秒弧)
Titmus立体图:采用偏振光眼镜和图形,使两只眼分离,分别注视两个具有水平视差的图形,具有立体视觉的人能够把平面图形看成立体图形。图案倒转,原来的交叉视差变为非交叉视差,突起的图案变成凹陷的图案。旋转90度,无立体感。存在单眼线索,辨别假阳性。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有无抑制
有抑制时表现为:显斜不复视,无生理复视,障碍阅读不通过,Worth四点灯仅见二红点或三绿点,线状镜,同视机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运动功能:
单眼运动(内、外、上、下)
双眼运动(辐辏、分开,集合近点﹥10CM辐辏功能不足,诊断眼位、配偶肌)
斜视角测定(两眼分别注视、检查裸眼戴镜、远近、能否控制、AV现象、遮盖法、角膜映光法、Kappa角、三棱镜法、Maddox杆、同视机、复视像、Hess屏、Lancaster屏)
牵拉试验
有无眼震
有无分离运动
整理课件
术前检查
斜视角测定
Kappa角:视轴和眼球的光轴(垂直于瞳孔中心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0 o 有临床意义。
如果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偏鼻侧,称为阳性或正Kappa角,外观好象外斜视。见于高度远视。
如果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偏颞侧,称为阴性或负Kappa角,外观好象内斜视。见于轴性高度近视。
遮盖法、同视机Kappa角画片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