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0
文档名称:

景观生态学 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ppt

格式:ppt   大小:13,748KB   页数:1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景观生态学 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1/12/28 文件大小:13.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景观生态学 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即景观空间结构 landscape spatial structure)是指景观组成要素的类型、大小、形状、数目及其在空间上分布与配置状况。
景观结构是景观功能的载体,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强烈影响景观功能及其生态学过程(即不同的景观结构具有不同景观功能)。
第一页,共120页。
研究景观,需要认识:
①结构——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指与生态
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配置相关的能量、物
质和物种的分布。
②功能——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即生态系统组分间能量、
物质和物种流。
③动态——景观镶嵌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注意:景观结构是景观功能的基础,是景观生态学的基
础研究内容。
第二页,共120页。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即斑块、廊道和基质组成的异
质性区域。各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
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构成了景观的空间结构。
分析量化景观镶嵌格局,进而分析景观的生态过
程,研究格局与过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
理,首先应认识分析景观的空间结构单元。
第三页,共120页。
第四页,共120页。
第五页,共120页。
第六页,共120页。
第七页,共120页。
本章内容提要:
1、景观结构模型——景观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2、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测度指标
3、景观异质性的类型、测度指标及其生态学意义
4、景观的空间格局的概念和类型
目的:掌握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八页,共120页。
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农田、居民区等。
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斑块和廊道在外貌形状上、功能上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致的地方,廊道实际上也是线性状或带状的斑块。
 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作用的背景结构。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第九页,共120页。
斑块、廊道是相对于基底而言的。近年来,以斑块、廊道和基底为核心的一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已逐渐成为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Forman (1995)把它称为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它为能够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了一种“空间语言” (spatial language)。这种分类体系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草地与森林景观
第十页,共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