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6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21/12/28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和有关概况;
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三、教学难点: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电化教学法
六、讲授提纲: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三峡工程概述
1、坝址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 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 40 公里处。
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 26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
下游 4 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 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 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
通条件。
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中堡岛) ,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
流条件。
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 岩石抗压强度约 100 兆帕; 岩体内断层、 裂隙
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
2、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 米,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81
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 前缘总长 483 米,设有 23 个泄洪深孔,底高程 90 米,深孔尺
寸为7X9米,其主要作用是泄洪;22个泄洪表孔(孔口净宽 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
底高程158米,尺寸为8X17米,其主要作用是泄洪; 22个底孔(用于三期施工导流)底
高程57米,,其作用为临时泄洪和导流明渠截流之后过水。 下游采用鼻坎
挑流方式进行消能,减少水流的冲击力。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 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米。 压力输水
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 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枢纽最大泄洪能力可达 102500 立方米 /秒,可宣泄可能出现的最大洪水。
3、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共安装 26 台水轮发电机组,其
中左岸厂房 14 台,右岸厂房 12 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法兰西斯式) ,机组单机额定容量 70
万千瓦。
右岸山体内留有为后期扩机( 6 台,总容量 420 万千瓦) 的地下电站位置。 其进水口将
与工程同步建成。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 280X34X 5米(长X宽X坎
上最小水深) ,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5、工期
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全部工期为 17 年。
第一阶段( 1993-1997 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 5 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 1998-2003 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 6 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