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材料力学(cái liào lì xué)之物体的受力分析PPT课件
第一页,共25页。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一、力的概念(gàiniàn)
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使物体产生两种作用。
外效应(运动(yùndòng)效应):使物体的运动(yùndòng)状态发生变化
内效应(变形效应):使物体产生变形
2、力系: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它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等效力系:可以互相代替而不改变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
第1页/共25页
第二页,共25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二、刚体(gāngtǐ)的概念
刚体:在力的作用(zuòyòng)下不发生变形的物体。它是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实际上,物体受力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但是当这些变形很小且对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影响甚微时,这些变形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受力体可以抽象为刚体。
刚体可以是单个工程构件,也可以是工程结构整体。本篇研究对象为刚体,又称刚体静力学。
第2页/共25页
第三页,共25页。
§1-2 静力学基本(jīběn)公理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公理
人们(rén men)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经验总结,并为客观实际所证实的规律。
公理1 二力平衡原理
作用于刚体的两个力的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二力体(二力杆):工程上指承受二力作用且平衡的构件,如图1-1。其中F1=-F2
第3页/共25页
第四页,共25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加减(jiā jiǎn)平衡力系原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来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推理1 力的可传递性:作用(zuòyòng)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zuòyòng)线任意滑移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zuòyòng)效果。
证明: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力F作用于刚体A点,如图1-2(a)所示。
第4页/共25页
第五页,共25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原理:作用(zuòyòng)于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zuòyòng)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必在同一个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zuòyòng)线通过汇交点。
证明(zhèngmíng):
如图1-3所示。在刚体的A、B、C三点分别作用了三个相互平衡的力F1、F2、F3 。
由力的传递性,将F1、F2移至交点O。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合力F12 。
由于F1、F2、F3平衡,所以F3也必与F12平衡。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F3与F12共线,所以则F1、F2、F3三个力必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第5页/共25页
第六页,共25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1-3 约束(yuēshù)和约束(yuēshù)力
一、约束(yuēshù)的概念
1、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如飞机、人造卫星等
2、非自由体:位移受到周围物体限制的物体,如沿铁轨行驶的火车、沿钢索方向运动的电梯等
3、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如火车铁轨和电梯钢索等
4、约束力:约束对其被约束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约束力方向一定与该约束阻碍的运动方向相反
第6页/共25页
第七页,共25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一、工程中常见(chánɡ jiàn)的几种约束及约束力
约束种类很多,根据约束与被约束物体接触面之间有无(yǒu wú)摩擦,约束可分为:
理想约束:接触面间绝对光滑的约束
非理想约束:接触面间存在摩擦的约束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理想约束
1、柔性约束:如图1-4,绳子吊一重物。绳子对重物的约束力FT是作用在A点的拉力,如图1-4(b)所示。此约束就是柔性约束。
特点:沿着柔索的方向,作用在接触点,只能是拉力。用FT或F表示
第7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5页。
物体(wùtǐ)的受力分析
2、光滑接触面约束(yuēshù):如图1-5(a)、(b),分别表示固定面对物体的约束(yuēshù),图1-5(c)表示啮合齿轮间的相互约束(yuēshù)。当不计接触摩擦时,均属于光滑接触面约束(yuēshù)。
特点:只能(zhī nénɡ)限制被约束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而不能限制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运动作用在接触点,只能(zhī nénɡ)是拉力。
因此,光滑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