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观察研究方法与技术
1
完整最新版课件
“如果你想要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 ”
——苏霍姆林斯基
2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完整最新版课件
一、观察法的含义与特点
二、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类型
三、观察的策略(如何对幼儿进行观察)
4
完整最新版课件
一、观察法的含义与特点(一)什么是观察法
1、 观察法的含义及其要素
(1)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和手段。
“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即审查、思考。
观察不仅仅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还是我们大脑积累思维的过程。
(2)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为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两种观察方式:
直接观察——借助感官 间接观察——借助仪器
5
完整最新版课件
直接观察的优点在于没有中间环节,可以避免仪器等中介造成的误差;局限是由于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有极限,观察能力会受到限制,另外人的感官还会产生错觉。
间接观察的优点在于扩大了人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精度、速度、范围等具有优越性。局限性是仪器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也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观察的效果和精确度。
6
完整最新版课件
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
日常观察:每个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都会时刻运用耳朵、眼睛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认识事物的特征,这就是日常观察。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其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地说明某个问题。
科学观察是有目的的对直接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较深入的认识。科学观察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系统性等特点,以此区别于随意的日常观察。
7
完整最新版课件
在自然条件下感知对象是科学观察与自然观察在方法应用上共同之处。但科学观察法与日观察法存在几点不同之处。
科学观察法
日常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
无目的、自发进行
选择特定观察对象
不选择观察对象
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
不要求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
8
完整最新版课件
自然条件
所谓“自然条件”,即对所观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以人为的控制,使它们以本来面目客观地呈现出来。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属于科学观察。
9
完整最新版课件
(3)观察的要素
第一,观察者
敏锐 仔细 准确。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宽的视野,能够从多角度看问题。
第二,观察手段
不再局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通过各种摄影摄像等多种观察工具进行。
第三,观察对象——人和活动
10
完整最新版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