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温州城市设计规划条件更新课题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22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州城市设计规划条件更新课题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2/29 文件大小:2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州城市设计规划条件更新课题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设计条件(tiáojiàn)论证的规范化管理
以重庆案例为主要参考,结合温州现行规划条件论证程序,初步修改完善如下:
1、在管理内部增设“规划条件论证审查小组”。统筹论证的启动、委托、审查、上报、归档工作,并提出地块(dì kuài)规划条件论证的重点内容和论证要求。
2、增加“规划条件论证模块”。结合《温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通则》中各条款的内容划分模块,与温州现行法律法规对接。
包含“土地使用、环境容量、道路交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城市设计、其它”六类。
WORD文件逐条解释。
第1页/共11页
第一页,共11页。
论证模块
研究要素
论证内容
条款制定依据
土地使用
用地边界校核
核实控规地块边界线与国土部门工地红线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与国土部门对接,确定用地边界
弹性通则
用地边界合并和拆分
需要对地块细分或合并,亦或增加区间道路等,论证合理性
弹性通则
环境容量
容积率
道路与交通设施或公用设施用地(上盖物业等综合开发地块除外),具体包括交通场站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用地和安全设施用地的容积率完善论证
弹性通则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具体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物古迹用地的容积率完善论证
弹性通则
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完善论证
弹性通则
同一街坊范围内,除上述设施外,在不超过街坊未供地块地上建筑总量10%的前提下的容积率调整和转移论证
弹性通则
绿地率
同一街坊范围内,在不减少街坊绿地面积总量的前提下,对单地块的绿地率进行深化完善,调低幅度不得超过该地块总用地面积的10%的论证
弹性通则
建筑密度
符合上款绿地率要求下的建筑密度调整论证
弹性通则
建筑高度
在不影响周边地区及地块其他指标的前提下,对建筑高度进行深化完善,建筑高度调高幅度应控制在20%以内的论证
弹性通则
道路交通
道路红线
在道路线形走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因具体工程技术原因(如高架匝道、交叉口渠化、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等)或与文物古迹和市政管线等发生矛盾时,引起道路规划红线局部修正的,不影响项目整体实施的,对道路红线进行局部修正的论证; 在保证道路线位基本走向不变和红线宽度不减的前提下,对城市支路的具体线形和红线宽度进行局部调整的论证
弹性通则
场地设计标高
控规对地块室外场地设计标高为建议引导内容,,对室外场地设计标高进行深化完善的论证;因场地地形复杂或场地标高设计方案对场地改造较大,启动的专题论证。
弹性通则基础上微调
建筑连廊和地下通道
地块间的建筑连通增设或微调的论证
弹性通则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
非独立占地的基层社区级公共配套设施,在满足设施的类型、规模等级等控制要求不降低、配套优先实施和设施服务半径的前提下,在街坊范围内位置的调整论证
弹性通则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要素库的内容
需要将控规或城市设计成果纳入规划条件的论证;对于未开展城市设计地区,需要增加城市设计要求设论证;对于城市设计条款的解释
在《武汉》通则的基础上结合要素库和温州的需求设计
其他
水利蓝线
在满足水利要求的前提下,可对局部岸线进行修正的论证(水利平衡范围限于实施建设地块内,沿河绿线作相应修正)
弹性通则
市政管线
在不影响输配干管网络布局的前提下,按照配套优先实施的原则,结合现状地下管网的实施情况,对规划市政管线、管径、路由等的深化完善论证
弹性通则
第2页/共11页
第二页,共11页。
二、规划条件通知书范本(fànběn)的草拟
借鉴宁波、武汉、上海等规划条件通知书的格式,将温州现行的“规划条件通知
书”进行(jìnxíng)细化。
范本的制作原则:模块化与可选择。
模块化——将温州现行罗列式的格式进行(jìnxíng)修改,采用模块分类,共划分为“用地
情况、环境容量、交通组织、配套设施要求、市政与竖向、城市设计要求、地下
空间、遵守事项”等八块内容。
可选择——城市设计条款制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进行(jìnxíng)选择性控制。
第3页/共11页
第三页,共11页。
WORD文件逐条(zhú tiáo)解释
第4页/共11页
第四页,共11页。
三、城市(chéngshì)设计导则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素(yào sù)库
专项库
规范(guīfàn)库
城市设计导则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笔者认为,西安的案例是一个值得借
鉴的范本,那就是构筑温州的顶层设计;而深圳的案例是温州的发展目标,即提
升城市设计的前期介入、工作投入和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