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刑事诉讼法(高通)第19章 执行.ppt

格式:ppt   大小:7,03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刑事诉讼法(高通)第19章 执行.ppt

上传人:Q+1243595614 2021/12/29 文件大小:6.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刑事诉讼法(高通)第19章 执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章主要掌握:
已生效判决和裁定的种类与执行机关;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本章学****目标】
一、执行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一)执行的概念及特点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实施其确定的内容以及处理执行中的诉讼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特点:第一,执行的主体较为广泛;第二,执行的依据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第三,执行的内容特殊;第四,遵守特定原则。
(二)执行的意义
第一,准确、及时、迅速地执行判决和裁定,可以使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受到应得的法律制裁;
第二,准确、及时地执行判决和裁定,可以使无罪和被免除刑事处罚的在押被告人得到立即释放;
第三,通过正确地执行判决和裁定,可以教育公民遵守法律,并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犯罪行为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以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已生效判决和裁定的种类
人民法院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是执行机关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法律依据。
第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诉期满而没有被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第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即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和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以及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执行机关
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和裁定以及无罪或免除刑罚的判决,均由人民法院自己执行。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3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执行机关
监外执行、徒刑缓刑、假释考验期以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和裁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书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
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裁判的执行
1、签发执行死刑命令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2、执行死刑的主体和监督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第一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执行。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死刑执行的停止与暂停
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
停止执行与暂停执行的区别:
原因不同;时间不同
4、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1)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4、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2)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1)对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附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抄送有关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