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代设备润滑管理培训一润滑理念的转变新日铁在1979-1985期间进行列車提速。列车时速达到 320km/h 。遇到的问题是牽引机车有个 280mm 轴承,由原来的 2950rpm/min 提到 5000rpm/min ,更改结构费用大、周期长。鉄道部要求此部位结构不能改变,基本参数不能改变,轴承还是原來的軸承,要达到以下要求: 1. 轴承参数结构不能改变 2. 安全行驶 100 万公里无需换脂和加脂 3. 列车时速达到 320km/h 案例一各大油品公司像美孚、 PALL 纷纷试验失败。最后由美国紫皇冠 2#复合铝基脂 UPG 进行试验,无换脂和加脂安全行驶 100 万公里。各油品公司取样研究发现美国紫皇冠 2#复合铝基脂有微抛光和自修复功能。为了验证该润滑脂的微抛光和自修复功能。日本 NTN 轴承厂以 300km/h 的速度进行了 100 万公里的测试,后又将试验台移至北京通大学又顺利通过了 300km/h 速度的第二个 100 万公里的测试,轴承与油脂状况良好仍可以进入第三个 100 万公里的测试。该列机车成为国内第一台行驶速度达到 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机车,同时该台电机创下了安全行驶 120 万公里无需换脂和加脂的记录。美国紫皇冠 2#复合铝基脂 UPG 也因性能优越的合成基础油与紫皇冠专利的辛斯莱德( Synslide )添加剂技术成名。从列車提速我们看到牵引机车 280mm 大轴承,铁道部既设有在设计上修改也设有在结构上改进,什么基本参数都没有改变,轴承还是原來的轴承,可是转数确从原来的 2950rpm/min 提到 5000rpm/min ,列车时速竟 320km/h 这里唯一变的就是从原来的铁路专用脂变为美国紫王冦 2号复合鋁基脂 UPG 。这是润滑机理的革命,对研究延长设备寿命又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也是我们急需补充的润滑学知识。润滑的定义: 在二个摩擦面之间加入某种物质用來控制摩擦、降低磨损以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措施叫润滑。润滑材料分类: 1 .润滑油(脂)。 2 .固体润滑材料。(1)为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摩擦表面上使用粉末状或薄膜状固体或者某些复合材料,称固体润滑材料。(2)固体润滑剂优点:适应温度范围较宽,承载能力较强,在高温、低速、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殊使用工况,特别适用给油不方便,维护拆卸难的场合。(3)固体润滑剂使用方法。用于制作零件,做成各种覆盖膜,制成复合(组合)材料用,制作固体粉末使用。 3 .气体润滑材料。气体润滑剂不会变质,不污染、摩擦系数小、保持较小间隙,可在特殊环境下工作,容易获得高精度,缺点是要气源,对支承制造精度及材质有较高要求。润滑的定义在润滑理论中,把润滑分为流体润滑和边界润滑。流体润滑:作相对运动的两个金属表面完全被润滑油膜隔开,没有金属的直接接触,这种润滑状态叫做流体润滑; 边界润滑:随着载荷的增加,连续的油膜被金属表面的峰顶破坏局部产生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这种润滑状态叫做边界润滑在边界润滑中,当金属表面只能承受中等负荷时,为进一步提高抗载荷能力往往在基础润滑油中添加极性物质油性添加剂,在润滑过程中极性物质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可生成化学吸附膜。大大提高金属表面抗载荷能力。当金属表面承受很高的负荷时, 化学吸附膜被破坏,这时在油品中加入含有硫、磷、氯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极压添加剂与金属反应而生成了抗压强度高和抗剪切强度低的反应膜,将摩擦副两基体金属隔开,防止胶合的发生。润滑就是节省那点“油”吗? 现代设备润滑的主要的节省并不是来自润滑油,而是设备寿命的延长和失效率的降低,及由此产生的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先行一步的日本和美国工业界的经验证明,推行现代设备润滑所产生的效益比大约为1: 5:10,即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方面的得益是设备寿命延长的5倍,润滑剂节省的10倍。“油”的真正价值 1. 它的采购价; ; 2. 它的使用表现出节能价; ; 3. 它减少维修中节省的人工价; ; 4. 它所减少设备停工与生产损失价; ,多创造出的增寿价“油”的价值所创造的效益都反应到设备上因润滑不良好造成的摩擦消耗了一次能源的 1/3 以上,我国是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单位 GDP 消耗能源是美国 倍、德国 倍、日本 倍。这说明我们能源不多,消费起来却比他人洒脱大方,有人形容为“吃一碗,倒二碗”。摩擦副就是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产生摩擦而组成的一个摩擦体系称为摩擦副。其实,无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