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长江澄通河段河床演变分析.pdf

格式:pdf   大小:5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澄通河段河床演变分析.pdf

上传人:hnet653 2016/8/4 文件大小:5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澄通河段河床演变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90·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江澄通河段河床演变分析吴祥华1陈凤玉2 ( 430010 430010) 摘要:澄通河段位于长江下游近河口段,目前本河段河床演变依然较为剧烈,江岸崩坍时有发生,主支汉分流比不稳定,主流左右摆动,影响到下游河口段河势和沿江大型企业码头和重要设施的正常运用, 本河段的河势与岸线的稳定已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较为详细地分析澄通河段的河床演变情况,预估在现有条件下本河段的河床演变趋势,并对河道演变将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为长江近河口段的综合开发治理提供参考。关健词:演变分析澄通河段开发治理 1河道概况 ,属长江口近口段,上起江阴鹅鼻嘴,下迄常熟徐六径和南通东方红农场。上承扬中河段,下接长江河口段,河道全长约%.8 km,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报告”确定的14个重点治理河段之一。根据河道平面特点, 澄通河段可分为福姜沙汉道、如皋沙群汉道及通州沙汉道等三个交错排列汉道,见图to 图,长江澄通河段河势图作者简介:吴祥华,男,1963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四、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591. ,潮汐性质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每日两涨两落,且有日潮不等现象。本河段水流一般为往复流,且落潮占优。由于涨落潮流路不一致,造成分汉河道分流比涨、落潮时的差异,福姜沙左汉分流比涨潮大于落潮,如皋沙群中汉分流比涨潮明显小于落潮,而天生港水道分流比涨潮大于落潮,通州沙西水道涨潮时的分流比远大于落潮。由于涨落潮流路不一致,使水道产生涨潮槽。各汉道分沙比与分流比基本相似。%%,%%, 其输沙量落潮大于涨潮,而通州沙西水道反之,涨潮大于落潮。 ,多年来为稳定河势,河段先后实施了几处较大的护岸及河道整治工程:(1)自1990年以来,在崩坍较为严重,滩地较窄的福姜沙北岸和尚港至夏仕港段先后实施了六期节点整治工程护岸工程,整治效果良好。(2)福姜沙南汉南岸土质抗冲性差,自70年代初起,在江岸崩坍严重地段逐步实施了平顺抛石护岸工程和丁坝护岸工程,整治效果较好,基本抑制了南岸岸线的崩退和南汉的进一步坐弯。(3)如皋中汉护岸工程,1995年汛期以后至1998年度,对又来沙西南部位进行抛石护岸护坝工程。1980年开始对长青沙西南角崩塌段使用沉排、沉辊、平顺抛石护岸护坎工程。到目前为止,长青沙西南角有效护岸长度达到了2 800多米, 万t,有效抑制了岸线崩势,稳定了中汉的河势。(4)70年代实施的浏海沙水道右岸段山港至十一好港控制工程,抑制了中汉水流与浏海沙水道水流汇合后的主流南移,保证了过渡段河势及南通港现有深水岸线的稳定。(5)80年代中期天生港水道上段进行的薛岸沙夹槽堵坝和新跃涵洞以上3 km挖槽工程,增加了天生港水道泄流能力,并促进长青沙、薛岸沙、开沙和黑鱼沙的连体合并。(6)东方红农场是通海沙60年代并岸而成,1992年以来,对其进行了二期人工整治, 新建丁坝一座,平顺抛石护岸长1 593 m。徐六径野猫口自古以来由于人工控制工程和礁石群(古代土石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