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对联的写法.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联的写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4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联的写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 关于楹联的写法,就一般情况而言, 一是要注意楹联的思想性,即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健康; 二是要有针对性, 即撰写、张贴楹联时, 要切合时令、环境、人物、事件、气氛、行业特点等等, 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三是要有文学性,即要注意炼字度句,“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楹联无文采,则索然无味,影响艺术效果; 四是要和“横批”有机地结合起来,横批是楹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画龙点睛地突出楹联的中心思想,对楹联的内容起着补充和烘托作用。<BR> 格律诗对楹联的影响颇大, 某些楹联, 实际上就是从格律诗中派生出来的, 因此, 传统的或说是正统的楹联写作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与格律诗极为类似的格局和程式。这种传统的格局和程式,有比较严格的格律要求,主要表现在声韵、平仄和对仗三个方面。对此,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现摘录如下: <BR>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BR> (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 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四) 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 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 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反过来也一样(平: 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BR>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a name=0></a><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 对联的</B> 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BR> 祖国山河壮; 人民岁月新。<BR>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BR>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 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BR>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 全不能算是对联。<BR>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 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 词语讲对仗, 句法讲对称”。同时, 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 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BR>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 二、四、六字平仄失调, 则读之拗口, 乃律诗之大忌, 用于楹联创作, 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BR> ***联论<BR> 所谓***联, 又称不拘平仄的楹联, 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对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BR>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 出乎自然, 不事雕琢, 不拘平仄, 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BR>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BR> 虎贲三千, 直抵幽燕之地; <BR> 龙飞九五, 重开大宋之天。<BR>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 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 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 <BR> 虎贲三千, 直抵幽燕之地; <BR> 龙飞九五, 重开混沌之天。<BR>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 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