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去年的树教案(通用6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去年的树教案(通用6篇).docx

上传人:ktdmzug142 2021/12/3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去年的树教案(通用6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去年的树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去年的树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年的树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2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语文(四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JIAOXUESHEJI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
  B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
  C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A。)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词语:煤油灯(词义: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伐即砍。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3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2、分别时的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怎么找的语句。
4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你着急了。
  你在为大树担心。
  你体会得真好。
  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这回,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了,让我们一起读。
  1)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来,请刚才在练习表演时演小鸟的同学上来。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2)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3)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5
  4)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5)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a图: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b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