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 .
骨骺和骺软骨:骨骺是指长骨两端膨大的局部,简称骺,它可以增加相邻骨的接触面积。
骺软骨是指儿童少年的骨处在成长骨化阶段时,骨骺与骨干之间的软骨性的骺板。骺软骨不断增生与骨化,可使骨的长度增长。
运动环节:指能绕着关节运动轴转动的肢体某一局部,简称为环节。
关节面软骨:指覆盖在骨关节面上的一层软骨。关节面软骨大多是透明软骨,有的是纤维软骨。其作用是减少摩擦,有弹性可起缓冲作用,还可使相对两关节面更加相互适应。〔05〕
关节软骨:关节软骨是关节的一种辅助构造,位于关节腔,由纤维软骨构成。可分为关节盘和半月板两种。其作用可使两个不相适应的关节面相互适应,缓冲震动,增大关节的活动幅度。〔05〕
盘旋运动和环转运动:盘旋运动是指运动环节在水平面,绕其本身的垂直轴转动,由前向的旋转叫旋〔或旋前〕,由前向外的旋转叫外旋〔或旋后〕。环转运动是指运动环节绕额状轴,矢状轴和它们之间的轴连续运动,运动环节描绘成一个圆锥体,其远端描成圆锥体的底周。
肌梭和腱梭:肌梭〔08〕和腱梭都是肌肉的一种本体感受器。肌梭是感觉神经末梢缠绕在肌纤维束上形成的梭状构造,它可以感受肌长度变化及其变化速度。腱梭是感觉神经末梢缠绕在腱纤维束上形成的梭状构造。它可感觉强的牵性刺激。
运动终板: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状构造,它是效应器。〔08〕
腱鞘:指位于长肌腱周围的两层套管。它是由外层的纤维层和层的滑膜鞘组成。其作用是运动时可减少肌腱和骨之间的摩擦,对肌腱起保护作用。〔04〕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单关节肌是指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只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多关节肌是指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跨过两个或以上关节的肌肉。
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缺乏〞:指多关节肌在某一环节运动时已经缩短,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再继续缩短就有困难,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缺乏〞。
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缺乏〞:指多关节肌在一个环节运动时已被拉长,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就不能再被充分拉长,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缺乏〞。〔05〕
. .
. ! .
原动肌与对抗肌:原动肌是指完成环节运动的主要肌肉,收缩时将使环节朝向这些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对抗肌是指在同一动作中其作用与原动肌相反的肌肉,其拉力作用线跨过统一运动轴的另一侧,这些肌肉被称为对抗肌。
固定肌玉中和肌:固定肌是指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即为固定肌。中和肌是指当原动肌对动点骨有两种以上的作用时,为了充分发挥其中一种作用,需要其他肌肉抵消另外一些作用,这些肌肉即为中和肌。
骨杠杆:指人体的骨在肌肉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围绕关节运动轴转动并抑制阻力做功,被称为骨杠杆。〔05〕
抑制工作与退让工作:抑制工作是指肌肉收缩时抑制阻力,肌力矩大于阻力矩,引起环节朝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长度缩短,这种工作称为抑制工作。由于抑制工作时,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故又称为向心工作。退让工作是指肌肉收缩时紧拉长,肌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这种工作称为退让工作。由于退让工作时,肌肉的动点,定点彼此别离,故又称离心工作。
肌肉的解剖横断面和生理横断面:肌肉的解剖横断面是指与肌肉纵轴相垂直的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横切所有机纤维的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肌肉的初长度: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处于适宜初长度时,收缩发挥的力量最大。
肩袖〔肌腱袖〕:指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面,上面和后面,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关节囊紧贴,并有局部腱纤维织入关节囊,形成“肌腱袖〞称为肩袖。此构造对肩关节有保护,加固的作用。〔〕
腕横韧带和腕管:腕横韧带位于腕骨沟上,横架于腕尺侧隆起和腕桡侧隆起之间的韧带。腕横韧带与腕骨沟之间围成的管叫腕管。在腕管有屈指肌腱,神经和血管通过。腕横韧带不仅保护通过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