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经济学金融(jīnróng)经济学
第一页,共65页。
引入因子模型可以大大简化计算量
由于因子模型的引入,使得估计Markowitz有效集的艰巨而烦琐的任务得到大大的简化。
因子模型还给我们提供关于证券回报率生成过程的一种新视点
一元或者多元(duō yuán)统计分析,以一个或者多个变量来解释证券的收益,从而比仅仅以市场来解释证券的收益更准确。
第1页/共65页
第二页,共65页。
CAPM与APT
建立在均值-方差分析基础上的CAPM是一种理论上相当完美(wánměi)的模型,它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证券会有不同的回报率,但实际上只有理论意义,因为假设条件太多、太严格!
除CAPM理论外,另一种重要的定价理论是由Stephen Ross在1976年建立的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资产的定价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比CAPM更简单的理论。
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理论=CAPM
无套利假定下因子模型=APT
第2页/共65页
第三页,共65页。
CAPM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非常理想化的模型,这些假设包括Harry Markowitz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时所作的假设。这其中最关键的假设是同质性假设(投资者对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标准差和协方差的看法一致。)。
相反,APT所作的假设少得多。APT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个体是非满足.
每个人都会利用套利机会: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回报率。
只要一个人套利,市场就会出现(chūxiàn)均衡!
第3页/共65页
第四页,共65页。
因子(yīnzǐ)模型 (Factor model)
定义:因子模型是一种假设证券的回报率只与不同的因子波动(相对数)或者指标的运动有关的经济模型。
因子模型是APT的基础,其目的是找出这些(zhèxiē)因素并确认证券收益率对这些(zhèxiē)因素变动的敏感度。
依据因子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
第4页/共65页
第五页,共65页。
因子模型(móxíng)的特点
因子模型中的因子应该是系统影响所有证券价格的经济因素
在构造的因子模型中,我们假设两个证券的回报率相关—一起运动(yùndòng)—仅仅是因为它们对因子运动(yùndòng)的共同反应导致的
证券回报率中不能由因子模型解释的部分是该证券独有的,从而与别的证券回报率的特有部分无关
第5页/共65页
第六页,共65页。
单因子(yīnzǐ)模型
引子
若把经济系统中的所有相关因素作为一个总的宏观经济指数。
假设:(1)证券的回报率仅仅取决于该指数的变化;(2)除此以外的因素是公司特有风险——残余风险
则可以建立以宏观经济指数变化为自变量,以证券回报率为因变量的单因子模型。
例如,GDP的预期(yùqī)增长率是影响证券回报率的主要因素。
第6页/共65页
第七页,共65页。
例1:设证券回报仅仅与市场因子回报有关
其中(qízhōng)
=在给定的时间t,证券i 的回报率
=在同一时间区间,市场因子m的相对数
=截距项
=证券i对因素m的敏感度
=随机误差项,
第7页/共65页
第八页,共65页。
因子(yīnzǐ)模型回归
年份
IGDPt(%)
股票A收益率(%)
1
2
3
4
5
6
第8页/共65页
第九页,共65页。
4%
第9页/共65页
第十页,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