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肉的腌制与熏制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891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肉的腌制与熏制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12345 2021/12/30 文件大小:1.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肉的腌制与熏制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肉的腌制(yān zhì)与熏制
第一页,共80页。
2
腌制(yān zhì)的概念
用食盐或以食盐为主,并添加硝酸钠(或钾)、蔗糖和香料等的腌制材料处理(chǔlǐ)肉类的过程为腌制。
通过腌制使食盐或食糖渗入食品组织中,降低它们的水分活度,提高它们的渗透压,借以有选择地控制微生物的活动和发酵,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从而防止肉品腐败变质。
肉类腌制有多种作用。
第1页/共80页
第二页,共80页。
3
一、腌制所用(suǒ yònɡ)的材料及其作用
食盐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咸味,并且有抑菌 作用,提高保水性。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类使产品呈现稳定的红色,并具有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糖类能改善(gǎishàn)肌肉组织状态,增加产品风味和嫩度
磷酸盐具有保水剂的作用
抗坏血酸具有助呈色作用
第2页/共80页
第三页,共80页。
4
(一)食盐(shíyán)(Salt)
风味: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鲜味成分,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下才能表现出现,不然就淡而无味。
防腐:盐可以通过脱水作用和渗透压的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
保水性:一定的离子强度可提高(tí gāo)保水性,主要可提取盐溶性蛋白;但盐浓度过高,会由于渗透压作用造成脱水。
第3页/共80页
第四页,共80页。
5
食盐(shíyán)的防腐作用



(dú xìnɡ)作用

第4页/共80页
第五页,共80页。
6
(二)糖(Sugar)
还原糖可保持肉色、能吸收氧而防止肉脱色。
糖极易氧化成酸,使肉的酸度增加,利于胶原膨润和松软,因而增加了肉的嫩度。
糖和盐有相反的滋味,可一定程度地缓和腌肉咸味。
(fēngwèi)物质 在加热肉制品时,糖和含硫氨基酸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醛类等多羰基化合物,其次产生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味(fēngwèi)。
第5页/共80页
第六页,共80页。
7
(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1)抑菌作用 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具有抑制许多其它类型腐败菌生长的作用。
(2)呈色作用
(3)抗氧化作用 延缓腌肉腐败,这是由于它本身具有还原性。
(4)风味作用 对腌肉的风味有极大的影响,如果不使用它们,那么腌制品仅带有咸味(xián wèi)而已。
第6页/共80页
第七页,共80页。
8
亚硝酸盐是唯一能同时起上述几个作用的物质,现在(xiànzài)还没有发现有一种物质能完全取代它,据报道,曾研究试用了700种物质以取代亚硝酸盐,但都没有成功。
亚硝酸很容易与肉中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甲胺作用,生成二甲基亚硝胺。
亚硝胺可以从各种腌肉制品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具有致癌性,因此在腌肉制品中,硝酸盐的用量应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7页/共80页
第八页,共80页。
9
据报道,从腌肉制品中摄入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量只占进入人体总量的2%~4%,许多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腌肉中的许多倍。
芹菜(qíncài)中含有1 600~2600mg/kg,
小萝卜中含有2 400~3 000mg/kg,
莴苣中含有100~1 400mg/kg,
马铃薯中含有120mg/kg,
肉中最大残留量只有30mg/kg。
使用量:硝酸钠在肉类制品≤,
亚硝酸钠在肉类罐头和肉类制品≤;
  残留量:肉类罐头≤,肉制品≤。
第8页/共80页
第九页,共80页。
10
(四)碱性(jiǎn xìnɡ)磷酸盐
磷酸盐能提高保水性,增加出品率,并具有提高结着力(zhuólì)、弹性、赋形性等等作用。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偏离等电点)
(增加羧基静电斥力)
(有利于肌原纤维蛋白溶出,特别是肌球蛋白)
(WHC提高,并改善嫩度)
第9页/共80页
第十页,共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