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3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2021: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
  禅宗对于悟道,认为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没有“不是山,不是水〞的过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就不过是简单的、没有意义的回归,或者说“倒退〞。
当新课程已行进到第6个年头的时候,有些人却常常抑制不住“简单回归〞的冲动。
比方,有的人认为,现在的新课程语文课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工具性教育太薄弱了,应该纠正过来。又有的人说,现在的课堂“声光电〞泛滥,已经伤害到学科教育的本质,因而主张取消多媒体,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好。
这不是一般的反思。它的背后,涌动着强大的“简单回归〞潮流:见到一些语文公开课有些急躁、热闹,就呼唤忠实地退到改革前的原点;看到一此数学公开课少了“数学味〞,就提出要调整改革的整个方向。
理性的反思是任何改革都需要的。我们要防止以新课程的名义把一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条化、绝对化,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去一概否认、简单回归。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为了进—步校正前行的坐标。
那么,2021年能提供什么经验以校正我们前行的坐标呢?
第 3 页
顶峰体验:让教育变得令人兴奋
年初的时候,我们推出了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的课例,提出两个话题:“语文课,你在做加法还是减法〞、“语文,有一种力量叫思想〞。
不想引起了热烈讨论。许多人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论者都纠缠于加减法的问题,而对于窦老师这个课例 (还有她今年其他新的教学实践)蕴藏的丰富教学理念,竟不同程度地忽略了,至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惯对教育现实做一种印象式的整体批判,而不****惯从一些优秀教师的创造性实践中看到前进的方向,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因而被打压或者在可怕的冷漠中消失,同时我们却在感慨课堂教学改革的无望。
我愿以窦老师的课例作为个案作一粗浅分析,或许可由此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惯。
我听过窦老师的许多课,比方?再见了,亲人?、?火烧圆明园?、?秋天的思念?、?晏子使楚?、?游园不值?等。每一次走进她的课堂,都会有所收获,甚至被感动:为那些被唤醒的学生,也为自己不自觉地被牵引到生动的教育情境中去。
那是在一个农村孩子占大多数的班上听?游园不值?——一首看似很平淡的诗,她却能引导学生读出无穷的韵味。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通过让学生化身为诗人表演如何在苍苔上小心翼翼地走,诗人那份对春天的爱怜之心就生动地变成了学生切身的体验,更不用说她巧妙地带着学生去经历诗中对丰富生命经历的渴望(红杏出墙)、对人生的超越性体悟(不遇之遇、不值之值——这是很富有禅意的,但窦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互文解读,不但使学生理解起来不累,反而激起了他们学****的热望)。我很少听到一个小学老师能把一首古诗讲得这么好,自己也无力发现叶绍翁的这首诗竟然隐藏着如许的“情感密码〞。我几乎是沉醉于这样的课堂了。而学生那兴奋的眼神和精彩的发言也说明,他们也陶醉了。
第 3 页
窦老师的课大都如此,只要你 (不管是观摩者还是学生)进入她的课堂,你就会深深地“走进去〞,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不知不觉你就忘情了,“沉醉〞了。这是一种“顶峰体验〞:它让你发现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妙,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