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脑垂体瘤的治疗(zhìliáo)与护理
第一页,共26页。
脑垂体:
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根据(gēnjù)结构特点,将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成人垂体大小约为厘米,-,妇女妊娠期可稍大。
第1页/共25页
第二页,共26页。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发生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多数,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特点:具有(jùyǒu)肿瘤性质、内分泌性质
不具有(jùyǒu)遗传性,多为良性
侵袭性垂体瘤容易复发
第2页/共25页
第三页,共26页。
垂体瘤的分类:
根据肿瘤大小——垂体微腺瘤(直径〈1cm)
垂体大腺瘤(直径1-3cm)
巨大腺瘤(直径〉3cm)
根据激素分泌细胞的起源分为:
1) 泌乳素腺瘤(PRL瘤)
2)生长激素(shēnɡ chánɡ jī sù)腺瘤(GH瘤)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瘤)
4)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SH瘤)
5) 促性腺激素腺瘤
根据有无侵袭性生长——鞍上,鞍旁,鞍底
第3页/共25页
第四页,共26页。
一、垂体(chuítǐ)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代谢紊
乱和脏器损害;
1) 泌乳素细胞腺瘤(PRL):
女性——闭经、泌乳、不育。
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
阳痿和不育。
2)生长激素细胞(xìbāo)腺瘤(GH):
青春期——为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第4页/共25页
第五页,共26页。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ACTH)
——Cushing综合征: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
4)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TSH)
——TSH分泌过多,T3,T4增高,表现为甲亢症状,怕热、多汗、体重下降等。
5)促性腺激素腺瘤 :女性(nǚxìng)月经紊乱、不育,男性性功能低减、
不育等。
*
第5页/共25页
第六页,共26页。
二、肿瘤压迫周围细胞组织使其他垂体激素分泌低下,引起相应靶腺的功能低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减:-—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血压、低血糖等
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下—-怕冷、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便秘等
性腺功能低减——男性女性不育、性欲下降、女性月经(yuèjīng)紊乱、闭经、男性阳痿等
生长激素(GH)分泌减少——儿童身材矮小,成人可以表现为身体脂肪集中在腹部、肌肉松弛萎缩、衰老、自我认知程度下降、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性功能低减等。
第6页/共25页
第七页,共26页。
三、肿瘤压迫鞍区结构
1、肿瘤向鞍上生长压迫视交叉—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一目
或双目失明。
2、肿瘤向上可使丘脑下部—嗜唾、
体温低下,水、电解质及脂肪代
谢障碍(zhàng ài)等。
3、肿瘤向后压迫垂体后叶—尿崩症
垂体后叶含有抗利尿激素与催产
素等。
4、若是肿瘤完全出血(chū xiě)坏死,肿瘤包膜破裂,会有剧烈的头痛、
恶心、呕吐甚至失明、昏迷
5、肿瘤侵犯了垂体海绵窦—神经受压症状如:上眼睑下垂、
瞳孔变大
第7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6页。
(1)手术治疗 :除PRL腺瘤外大多数垂体腺瘤首选手术治疗,分为开颅手术、经蝶窦方法。
(2)药物治疗 :溴隐亭(多巴胺激动剂,控制 PRL水平)、生长(shēngzhǎng)抑制素、雌激素治疗等。
PRL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治愈,并且可能终生服药。由于药物并不能把瘤子消除,所以当停药后症状又会反复,而肿瘤也会继续增大。
(3)放疗 :常用的是伽玛刀治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jiēshòu)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第8页/共25页
第九页,共26页。
(tǒngjì)为4%-5%
%-2%
3. %,%,
%
,颅内出血、尿崩症、颅内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头痛、鼻腔分泌物,鼻腔出血等
第9页/共25页
第十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