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编辑版
2 / 25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又名化学反应>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现象
 物质状态改变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同时伴有能量变化:发光、吸热、放热等
举例
 三态变化、灯泡发光、酒精挥发等
 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燃烧等
联系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子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等
如: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
稳定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区分"性质"与"变化"]
"性质"语句中含有关键字。如:是、能<够>、可<以>、<不>会、<不>易、难等
例:性质如:"汽油可燃烧"、"汽油易挥发"
变化如:"汽油燃烧"、"汽油挥发"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燃着时
,观察烧杯内壁
,振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
产生一缕白烟
将蜡烛重新点燃
石蜡蒸气
白烟具有可燃性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药品的取用]"三不":不触、不闻、不尝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1~ 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用剩的药品处理: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常见仪器]
集气瓶〔装气体,也可做反应容器,但不能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块状用镊子
[倾倒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手心,瓶口要紧挨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量筒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会使读数偏小〔实测数偏大;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测数偏小。
注意:,但100mL量筒精确到1mL
胶头滴管操作:垂直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滴加
[托盘天平称量]左物右码,。干燥的固体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
可编辑版
2 / 25
玻璃器皿中称量
[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
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与外焰接触的部位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酒精灯的使用注意]
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去吹;
④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
⑤酒精的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⑥万一碰倒酒精灯洒出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外壁应保持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试管要保持干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连接仪器装置]方法:先用水润湿,后<小口进大口>旋转缓慢插入。
[洗涤仪器]干净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N2
O2
体积分数
78%
21%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实验原理]4P+5O22P2O5
[实验装置]如图,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加快集气瓶冷却;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并分5等份。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内,约占瓶体积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把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
2. 要先夹住橡胶管,然后再点红磷。
[思考]
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原因:因为碳和硫燃烧后产物是气体,瓶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用量不足;③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①弹簧夹没有夹紧;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