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方法邹正伟学习教案.ppt

格式:ppt   大小:764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方法邹正伟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22/1/1 文件大小:7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方法邹正伟学习教案.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方法(fāngfǎ)邹正伟
第一页,共39页。
软件工程(ruǎn jiàn ɡōnɡ chénɡ)概述
教学内容:
了解软件的基本概念
软件的特征
软件危机、软件工程
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任务、实施方法及步骤
几种(jǐ zhǒnɡ)典型的软件开发模型
第1页/共38页
第二页,共39页。
软件(ruǎn jiàn)
什么是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各种相关的文档和数据的集合 。具体地说,它包括以下几部分:
程序:能以预期的性能执行预期功能的一段指令(zhǐlìng);
数据:便于程序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记录了程序的操作和使用的文档.
许多人常常把某个计算机程序叫做软件,也常常把软件开发简单地说成是编写一段程序。这些说法不正确。
第2页/共38页
第三页,共39页。
软件(ruǎn jiàn)分类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指管理、监控(jiān kònɡ)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指用户利用计算机及其提供的系统软件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办公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字处理软件和图形处理软件等。
第3页/共38页
第四页,共39页。
软件的特征(与硬件(yìnɡ jiàn)比较)
软件是逻辑产品,它具有抽象性,通过计算机的执行才能体现它的功能和作用。
其成本主要体现在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上,可进行大量的复制。
不存在磨损和老化问题。
软件对开发、运行和硬件等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主要靠脑力劳动生产,尚未摆脱手工开发方式。
软件是复杂的,而且以后会更复杂。
开发和维护(wéihù)成本高。
软件开发有比较明确的分工。
第4页/共38页
第五页,共39页。
软件(ruǎn jiàn)的发展过程
软件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jiēduàn):
程序设计阶段(jiēduàn)
软件设计阶段(jiēduàn)
软件工程阶段(jiēduàn)
第5页/共38页
第六页,共39页。
程序设计(chénɡ xù shè jì)阶段
程序设计阶段(1946年~1955年)
特点:
尚无软件的概念,程序设计主要围绕硬件进行开发
规模很小、工具(gōngjù)简单
无明确分工(开发者和用户)
程序设计追求节省空间和编程技巧,无文档资料
主要是用于科学计算
第6页/共38页
第七页,共39页。
软件设计阶段(jiēduàn)
软件设计阶段(1956年~1970年)
特点:
硬件环境相对(xiāngduì)稳定,出现“软件作坊”的开发组织形式
开始使用产品软件(可购买),从而建立了软件的概念
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高级编程语言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开发者和用户有了明确分工,社会对软件的需求量剧增
但是软件开发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软件危机”产生。
第7页/共38页
第八页,共39页。
软件工程(ruǎn jiàn ɡōnɡ chénɡ)阶段
软件工程阶段(1970年~至今)
由于软件危机的产生,迫使人们不得不研究、改变软件开发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从此软件生产进入(jìnrù)软件工程时代。
特点:
软件工程时代的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生产; 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先进的开发技术和方法,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但未能完全摆脱软件危机。
第8页/共38页
第九页,共39页。
软件(ruǎn jiàn)危机
什么是软件危机?
开发软件所需的高成本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就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在1968年召开的国际软件工程(ruǎn jiàn ɡōnɡ chénɡ)会议上被人们普遍认识的。
软件危机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才能满足软件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软件产品。
第9页/共38页
第十页,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