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老年人的“新饭局”.docx

格式:docx   大小:6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年人的“新饭局”.docx

上传人:飞鱼2019 2022/1/1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年人的“新饭局”.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年人的“新饭局”
“我们吃的不仅是饭,更是精神慰藉”
临近中午, 88 岁的老人刘宗炎会步行几分钟, 到离家不
远的老人食堂吃饭,风雨无阻。
“儿子、儿媳都是医生,平常工作很忙。 ”他说,早几
年在家自己做饭还没问题,如今年纪大了,儿子总担心他忘
关煤气。
刘宗炎所去的侨颐食堂,位于中国南方广州市老城区六
榕街, 辖区老年人口比例接近 20% 。 食堂一天就能接到近 300
人订餐。
侨颐食堂张贴出来的备忘栏,细致记录了用餐老人的种
种忌口。 待老人坐定, 志愿者用托盘把饭菜一份份端上餐桌。
侨颐食堂负责人邹粤红说: “饭菜为老人特别定制,以
蒸煮为主,少油少盐,营养健康,软糯可口。 ”
刘宗炎吃得很香,很快吃完一碗,又去加了米饭。
广州的户籍老年人口高达 161 万人,是中国老龄化社会
凸显的缩影。数据显示,中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 % 。
痛点即需求,老人食堂的建立源于广州市对居家养老难
题的精准出击。
1020 名老人入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午
用餐问题是居家老年人的最大‘痛点’ 。 ”广州市社会组织管
理局局长王福军说。
2016 年, 广州市出台文件, 要求在市中心城区居家老人
步行10〜15分钟范围、外围城区 20〜25分钟范围建设助餐
配餐服务网络。
六榕街道是广州最早试点街道之一。从食堂成立,刘宗
炎就来这吃饭,到现在已近 5 年。
“在这吃饭,孩子们很放心。 ”刘宗炎说, “饭菜热乎乎
的,健康卫生,为我们服务的志愿者也很热情,脸上挂满笑
容。 ”
侨颐食堂的黑板墙上,记下了每一位捐赠者的名字,善
款在 100 元至 2000 元之间,捐赠物包括粮油等物资。
为了确保老人食堂长期运行下去,广州采取“政府补一
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让老
人食堂以“倮本微利”的标准,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
发展。
广州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陈忠文说,一顿饭餐标为 15
元, 企业需要 ?利 3 元, 政府每餐补贴 3 元, 再加上慈善捐赠,
老人实际支付最多 9 元钱 .贫困老人免费享用。
台资企业家乐缘是广州一家主要面向写字楼白领快餐
需求的餐饮公司,已承担广州 7 个街道的十余个老人食堂的
配餐服务。
“部分门店还专门开设了老人用餐区,他们的用餐时间
会早一些,跟白领错峰用餐。 ”公司总经理林逸然说,通常
一份普通快餐赢利三四元,一份老人餐利润则控制在 5 毛到
1 块钱。
广州全市已有老人食堂 952 个,实现了街道、社区的全
覆盖。政府没有大包大揽,而是以街道为单位充分调动辖区
社会资源,整个配餐工程 85% 由社会力量支撑。
2018 年 6 月 15 日,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老人饭堂的透
明厨房
“对政府来讲。老人配餐实现了财力可负担。 ”王福军
说,当地政府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 ,尤其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