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李凭箜篌引》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凭箜篌引》教案.docx

上传人:春光明媚 2022/1/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凭箜篌引》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1 / 121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课方案
天祝二中 李天红 杨延芳 单菊花
教课目标: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教课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课课时:
课时
教课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绘与赞美——
余音绕梁,三日不停。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佳人心尽死,尊前游客泪难收。
《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动听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痛快。
2、唱了十数句以后,逐渐的越唱越高,突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蓦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回旋穿插。
二、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自成一家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代,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完全衰败了,父亲李晋肃只可是是边境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诋毁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乡而卒,年仅27岁。
李拜年少时代就有才名,惋惜宦途崎岖,怀才不遇,一世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踊跃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建出—种奇特瑰丽的境地,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概作于 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
任奉礼郎。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2 / 122
《李凭箜篌引》教案
三、解题
向来写乐曲的诗,多数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获的声音转变为比较简单感觉的视觉形象。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朝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有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声名大噪。“天子一日一回见,贵爵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仿佛远远超出盛唐期间的有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深技艺,遇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唐朝有好多诗人都描绘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地奇异,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抚琴》相提并论,推崇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标注》卷一)。四、朗诵(略)
五、作品阅读赏析
全诗能够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起句直截了当,“吴丝蜀桐” 写箜篌结构优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
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两全其美的功能。“高秋”一语,除了表示时间是九
月暮秋,还含有“天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 演奏环境),与“暮秋”、“暮
秋”之类对比,更富含蕴。“张”字不只是是演奏的抽象动作,并且很简单引
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成心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动听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阔山野上的浮云便寂然为之呆滞,忧如在俯首聆听;擅长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颓”字恰好和“张”字组成了一种对照,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述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顷刻的神态。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拥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仿佛比“天如有情天亦老”(《金铜神仙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边的“江娥”句互
相当合,相互增补,全力衬托箜篌声奇异美好,拥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址。前四句,诗人成心打破按次序交待人物、时间、地址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而后写人,时间和地址一前一后,穿插此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发制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点。“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动,拥有很强的迸发力和压倒全部的气概。“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尊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喊声自然是凄厉委婉,悲伤的情绪在此中连绵——侧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想奇异。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层出不穷的,
绽放的兰花也的确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呜咽的声音摹写乐声的凄惨,又以露珠一点一滴在残荷上转动、滑落的视觉感觉比喻乐声的悲切,仿佛比“凤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