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论文联盟摘要
应试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模式。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父母和学校应改变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为孩子们创造出一片新的天空,改变、提升我们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应试教育基础教育父母学校
一、 传统文化氛围下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就宣扬 “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读了书以后就有机会做官,这是当时社会里最高的激励机制,这也就导致许多读书人都去读四书五经了。什么科学、技术、实验、创新等等早就抛到脑后了,他们只考虑自己的仕途,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也位居其次。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这种文化氛围延续到了现在,变成了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考高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当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读好书,学科学、学技术,很少有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将来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类、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只知道顺从大流,我们的基础教育误入歧途,很难有所发展。
有位出租车师傅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每天开车很辛苦,可我儿子更辛苦,我下班后还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儿子却还得写作业,复习功课直到夜里十二点多,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还得去上补习班,一年到头就没歇过。作为家长,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这样,孩子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呢?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要求减少学生的教辅材料,减少考试竞赛,学业成绩取消百分制等。Www..COm但是“通知”在执行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家长和学校,他们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降低在升学中的竞争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对社会、对人们的影响、毒害极深,学校和家长很难走出这个误区。
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在当今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能实现?
二、西方几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
二战后,日本人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主导思想是“能力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自始至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让生机盎然的自然现象从小就进入儿童的视野,让学生在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他们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美国初、高中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下,父母很少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整天挂嘴边的,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果一个美国孩子把马路旁的破铜烂铁搬回家鼓捣,或者把家里的玩具、小电器等大卸八块,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赏。而那种循规蹈矩、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却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担